看懂复杂的泛亚骗术,能帮助我们在今后的理财道路上,躲过许多骗子的狙击。
2015 年下半年以来,泛亚事件持续发酵,受害者先是到昆明泛亚总部集会,再到云南省政府集会,后来觉得云南毕竟是中国的边疆地区,你在这里闹事社会影响力不够大,所以后来就跑到上海静安寺门前集会,还打横幅说希望菩萨保佑他们能讨回血汗钱,第二天又跑到北京金融街上的证监会门口集会。这一下子就彻底把事情给闹大了!
股市跌出翔了也没人敢去证监会闹事,你这明明应该归云南当地的金融办管的事情,和证监会有半毛钱关系,证监会躺枪啊有木有?但是泛亚的投资者才不管呢!他们现在就是要把事情闹大,闹得全国人民都知道泛亚是个臭不要脸的大骗纸,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惊动党中央,让中央出手干预此事,他们的血汗钱才还有那么一丝希望能讨回来。
拿泛亚开刀,开讲理财防骗术泛亚这个名字,如果不是因为现在出事了,许多人之前压根就没听说过。但力哥因为在理财媒体行业工作,所以很早就知道泛亚,而且因为它的模式非常奇葩,全球独此一家,所以我还专门仔细研究了泛亚模式。研究到最后,我觉得这货不靠谱。
2015 年 4 月力哥建立荔枝会后,有会员问我泛亚值不值得投资。我当时在会员群里的回答是,从理论上说,泛亚不能被简单定性为一个纯粹的庞氏骗局,但泛亚发展到现在这么大,因为信息不透明,就很难说了,所以我不建议你投资泛亚。没想到这话说完没几个月,泛亚就真出事了。
一个骗子和一个地方政府的阳谋那这个泛亚到底是何方神圣呢?话还得从 2010 年说起,当时有一个江湖骗子叫单九良,他有一个金融创新的点子,搞一个稀有金属交易所,帮助中国争夺稀有金属定价权!
我们知道黄金、铂金、白银这些属于贵金属,铁、铬、锰叫黑色金属,还有铜、铝、铅这些常规的有色金属,而所谓稀有金属就是自然界中储量非常稀少的,或者说虽然储量不少,但人类的需求比较少的金属元素,像铟、钨、钼、锗、铋、锂、铀、钴……虽然人类对稀有金属的总的需求量不像铜铁铝那么大,但因为像特种钢、特种合金、飞机、导弹、原子能这些事关国防军工和高科技领域的工业中,稀有金属是不可或缺的生产原料,所以这些稀有金属就具有了战略价值。
这就是前些年中日关系不好,中国不给日本出口稀土资源,打起了所谓的稀土战争,日本就很被动。你要知道,所有的稀土元素都是稀有金属。而中国已经探明的稀土储藏量排名世界第三,比美国和俄罗斯都要少,但中国现在每年开采的稀土资源却占到全世界的九成以上,其中许多都是私底下非法开采的。如果一边是中国每年大量的稀土资源被出口到国外,一边是这种不可再生的稀土资源的价格又很便宜,那对我们的国家利益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掌握稀有金属的国际定价权,对中国就很重要。
就像油价很低的时候,那些经济非常依靠石油出口的国家,比如俄罗斯、委内瑞拉这样的就很受伤,如果油价能涨上去,他们的经济就会比较好,所以这些国家就特别希望能够掌握石油的定价权。但是定价权这个东西,是你想掌握就能掌握得了的吗?
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除非你 100% 垄断了某项资源,否则你不肯卖,总会有别人愿意卖。市场经济,单靠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交易所的力量是很难控制某种商品价格的,就算是美国政府想操纵油价都是非常困难的。
退一步说,我们不说控制价格,就说是影响价格走势,那也不是你想影响就能影响得了的。最典型的就是黄金价格。上海黄金交易所多少年来一直想争夺国际金价的定价权——然并卵——全球的投资者还是看伦敦金和纽约金的价格走势。所以国内要炒黄金炒石油的那些炒家,都是白天睡觉,晚上去来干活,因为白天我们这里开盘的时候,价格波动不剧烈,决定金价未来是向上突破还是向下突破的是晚上伦敦金、纽约金开盘交易的时候。
所以想搞一个交易所来帮中国争夺稀有金属的定价权,这个想法只不过是听上去很美。但这个听上去很美的想法因为天然具有政治上的正确性,所以就特别容易受到政府的认可。
当然,中央政府是不可能随便支持你搞这种东西的,所以就要谋求地方政府的支持。毕竟搞这种高大上的金融游戏,有助于提升地方官员的政绩。哪里的地方政府会支持你呢?上海、深圳、北京这些金融中心城市显然看不上你,所以最后单九良找到了一个好地方——春城昆明。
一来是因为云南的稀有金属储藏量虽然没有新疆、内蒙那么多,但云南也多山,所以稀有金属储存量也不少,把交易所放在昆明按道理也说得过去;二来是因为昆明这个城市在二线城市中属于不上不下的尴尬状态,不像杭州、天津、武汉这些城市金融基础比较雄厚,当地政府又很希望能在全国各大城市都在极力打造金融中心的大跃进过程中,有点政绩出来。所以单九良和昆明市政府一拍即合。
2010 年,泛亚作为昆明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政府批准设立。当年 12 月 27 日,昆明市政府印发《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交易市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并成立监管委员会。2011 年 4 月 21 日泛亚的成立庆典上,当时的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敲响了开市第一锣。当时仇和在全国可是名噪一时的明星官员,但后来还是被双规了,当然这就是另一说了。
为什么力哥要特别强调泛亚和昆明市政府的这一层关系?就是因为单九良心里很清楚:这年头骗子太多了,如何才能获得投资者信任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抱住政府大腿,让政府给我做信用背书。这样在一些不明真相的投资者眼里,泛亚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民间金融交易所,而是具有政府背景的甚至是政府主导设立的正规的交易所。江湖骗子骗了一票会跑路,政府总不会骗我吧?因为政府总没办法跑路吧。
所以对泛亚来说,昆明市政府的强力支持是它能够做大做强的基本条件。乃至于到了 2015 年投资者已经出现提现困难,到处投诉泛亚的时候,包括云南省一行三局在内的金融监管当局还是多次以红头文件的形式确认了泛亚的合法合规性,还在给泛亚做信用背书,让投资者不要恐慌,不要挤兑。
之所以他们会这么做,就是因为打一开始,单九良就抓住了你昆明市政府的软肋——你就是想把昆明打造成一个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稀有金属交易中心,你就是想用泛亚来帮中国争夺稀有金属的定价权,这就是你可以向中央打报告邀功的政绩!由此导致你和泛亚之间的关系不得不变得非常紧密,以至于后来明明知道泛亚问题很严重,也不敢真的去查,因为一查,泛亚就要死……泛亚一死,地方政府也脱不了干系……
泛亚最初的如意算盘但政府也不是傻子,如果你是一个很明显的庞氏骗局,政府怎么可能出来为你站台呢?所以泛亚就想出了一套很复杂的交易系统。
首先,泛亚号称它打造了一个公开透明的稀有金属信息交流和交易平台。因为稀有金属本来产量就小,市场需求也小。如果每一个生产稀有金属的工厂和每一个需要进口稀有金属原料的工厂都自己去联系报价,再砍价,再交割,就会非常繁琐,效率很低。有可能本来谈得好好的,但突然买家不要了,而卖家那边已经在生产了,那不就形成产能过剩了吗?或者买家突然有一个很大的单子,需要进一大批稀有金属原料,但生产厂家得到这个信息太晚了,来不及生产,就会耽误交货。或者稀有金属的价格突然出现了暴涨或者暴跌,那就很容易引发买卖双方的纠纷,所以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的存在就能帮助稀有金属生产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合理安排生产规模和品种,降低经营风险。
而泛亚自己在其中还充当做市商的角色,价格暴跌的时候,我自己来吸收过剩产能,让价格回稳,而价格暴涨的时候,我又主动出售库存,来平抑价格,就像股市的平准基金一样。这个过程中,我泛亚自己不但能赚钱,还能让稀有金属价格波动更平稳。
但问题是,之所以这货要叫稀有金属,就是因为这个市场本身供给和需求都很少,如果泛亚只是充当一个做市商的角色,那这个利润空间就非常有限,泛亚也很难做大做强。所以泛亚就想到了杠杆交易。
因为泛亚实行全款全货制度,就是买家在下单定货的时候,就要支付全部货款,没有什么先付一部分订金,你先去帮我生产,等全部交货了我再支付尾款这一说。但因为稀有金属往往只是买家生产商品的原料之一,它还要花钱去进其他原材料,而中国的企业界压款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稀有金属原料的采购方,其实也还没有收到它的下游买家的全部货款。但你这上游供应商又要求我先把所有货款都给付了,那我的资金链就会非常紧张。
怎么办呢?泛亚说这样,你只要支付 20% 的订金,剩下 80% 的货款,我来找钱帮你先垫付了,这样生产稀有金属原料的卖家就可以直接拿到所有的货款,并把货交给你了。
但你问我借钱,总得支付一点利息吧。这个利息真心不便宜,你晚一天支付剩余货款,就要多支付万分之五的利息,泛亚管这叫延期交割费。可泛亚这钱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就发行一个叫「日金宝」的产品,公开向所有个人投资者筹款。每天万分之五的延期交割费,交易所扣除万分之 1.25 的管理费,日金宝的持有人则可以赚到剩下每天万分之 3.75 的利息,万分之 3.75 乘以一年 365 天,那年化收益率就高达 13.68%!
在 2011 年,国内还没有几家 P2P 公司的情况下,你说一年能给投资者 13.68% 的稳健投资回报,那人家肯定要怀疑你这里面的投资风险。毕竟那些问日金宝借钱来买稀有金属的买家也不是土豪,人家的生产利润也是有限的呀,信用卡的罚息一天也是万分之五,你的延期交割费居然和信用卡罚息一样高!这谁吃得消啊?
但泛亚的解释是,那些借钱的买家又不是傻子,他们也会算账,知道这笔借款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就会迫使他们尽快筹集资金,完成交割,不再支付这可怕的延期交割费。所以实际上日金宝只不过是给这些买家提供了一个短期过桥贷款,可能也就三五天,最多十几天就结束了,所以支付的总利息成本还是可控的。正是因为贷款时间很短,所以日金宝才敢不但号称保本保息,还可以随时赎回。所以超高利息在泛亚这里不但不再成为巨大的投资风险,反而成了倒逼借款人减少借款时间,控制经营风险的有效武器。
好,我们来复盘一下。在这个金融游戏中,生产稀有金属的卖家,在刚刚签订买卖合同的时候,就收到了全部的货款,消除了很常见的采购商压款的风险,他赚到了。
对采购稀有金属的买家来说,虽然自己需要支付高昂的延期交割费,但解决了自己资金链紧张,无力在下单的时候就支付全部货款的问题,不能说他赚到了,只能说,他找到了一个采购原料时的高成本金融解决方案。
对那些借钱给买家的人,也就是日金宝的投资者来说,它充当了一个分级基金 A 类份额的角色,不需要承担稀有金属价格涨跌的风险,只要每天雷打不动收利息就可以了,他也赚到了。
而对泛亚自己来说,它可以收到一笔不菲的管理费用,它一样赚到了。
所以从理论上说,泛亚模式这个金融游戏是一个多赢的结局。
泛亚模式的硬伤但是理论上说得通,不代表现实中能玩得转。泛亚模式最大的硬伤,还是在于利息太高了!
那些真的想采购稀有金属的买家又不缺心眼,我干嘛要问你借这么昂贵的钱来延期交割呢?我如果真缺钱,不会直接问银行借一笔短期过桥贷款,先把货款都付了呀。所以打日金宝诞生伊始,就没有多少真实买家愿意问你借钱的。
那剩下还有什么人会问你借钱呢?就是投机客,也就是不是真的需要交割买入实物稀有金属的企业,而是借着稀有金属价格涨跌来投机获利的人。他们一样只需要支付 20% 的保证金就能去炒作稀有金属了,5 倍杠杆,T+0 双向交易,这个风险和炒期货一样高,属于风险极高的投机品种。
但是这些投机客也不缺心眼,他们很快也发现你这融资成本太贵了。同样是杠杆炒作,我问证券公司融资融券的成本才多高?我去玩股指期货或者黄金期货或者原油期货的成本才多高?你这融资成本是人家的两倍,我伤不起啊!所以没过多久,泛亚交易所里连投机客都寥寥无几了。
最后只剩下两种人在这个市场中,一种是对外宣称不参与交易,不承担价格波动风险的日金宝的投资人,因为号称无风险,收益那么高,流动性又高,自然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一种是稀有金属的生产企业。
那这个游戏就从过去生产商和采购商或者投机者之间的博弈,日金宝投资人只不过作壁上观,变成了生产商和日金宝投资人之间的博弈,日金宝硬是被拖下水了。
真实的泛亚模式所以最后泛亚交易所真实的交易模式是这样的。
一方面,日金宝的利息总还是要有人支付吧,但因为原本应该支付利息的采购商或者投机客都不玩了,所以日金宝投资人只能向生产商收这个钱。另一方面,生产商也不是冤大头啊,凭什么要我付那么高的利息呢?所以泛亚就在这里面偷梁换柱玩了个把戏。
稀有金属的卖家还是由这些生产商自己操盘,而买家则由泛亚代替日金宝的投资人来操盘。双方在盘中,各自同时卖出空单持仓和买入多单持仓。注意,不是生产商开卖单,投资者开买单这种常规做法,而是双方同时开出数量相同,方向相反的多单和空单。
这样的虚假交易有三个作用,一个作用是制造一种假象,让外人以为泛亚模式运行得挺不错,看还有那么多的成交量,说明交投活跃,一切正常,大家请放心,日金宝的利息来源是可靠的;一个作用是让泛亚自己赚手续费;但更重要的作用,是让买卖双方的身份发生转变。
因为泛亚有一个很独特的生产商回购制度,就是说你卖出一笔货,拿到全部货款以后,系统会要求你在泛亚交易所系统中再拿出 20% 的钱开一个多单。前面不是说了,5 倍杠杆,20% 的钱就足以弥补你卖出 100% 的货给价格造成的下跌压力,等于是重新用杠杆把价格下跌的压力给对冲回去了。
那泛亚为什么一定要生产商这么做来维持稀有金属价格不下跌呢?因为这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对泛亚来说,虽然稀有金属可以双向交易,但价格持续上涨总比价格持续下跌对投资者更有吸引力吧。就像股指期货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但股民还是更希望股市能不断上涨。因为股价上涨赚钱还可以称之为投资,股价下跌赚钱就是赤裸裸的投机了,稀有金属价格也是这个道理。
对政府来说,不让稀有金属价格下跌,不让海外做空势力打压稀有金属价格,就能避免我国的稀有金属被贱卖,政府也希望稀有金属的价格能不断涨,而不是不断跌。
而对生产商来说,那就更是天然希望稀有金属价格不断上涨啦,这样他们才能赚到更多的钱嘛。
好,现在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个交易过程。生产商和日金宝投资人在盘中同时卖出空单持仓和买入多单持仓,随后生产商的空单持仓和日金宝投资人的多单持仓就完成了交易。注意,这一切都是日金宝投资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泛亚的工作人员代理操作完成的。
结果就是泛亚把日金宝投资人本来是用来无风险吃利息的钱,变成了采购稀有金属的货款交给了生产商,生产商也把货物交给了泛亚,钱货两讫。这个时候,生产商手里依然留有以 20% 保证金开出来的多单持仓,而日金宝投资人手里则还留有空单持仓,因为保证金是对付钱的买家设定的,卖家是不需要保证金的,所以日金宝投资人手里持有的空单是没有持有成本的。
这样一笔复杂的交易完成以后,就完成了日金宝投资人和生产商身份的奇葩转换——日金宝投资人一方面成为了持有稀有金属的买家,另一方面,他们手里还掌握了可以要求买家支付延期交割费的空单持仓,所以他们依然可以获得原来泛亚许诺的利息。而原本应该是卖家的生产商,此时却反而变成了持有多单的买家,需要向变成卖家的日金宝投资人支付高昂的利息。
那生产商靠什么来支付那么昂贵的利息呢?靠的就是它开多单持仓所缴纳的 20% 的保证金,而这 20% 的保证金,实际上是从之前日金宝投资人付给他的 100% 的货款中提取出来的。也就是说,生产商卖出的货物实际上打了 8 折,自己拿到手 80% 的货款,还有 20% 的货款,返利给了日金宝的投资人。
到此为止,原本在理论上可行的投资游戏,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庞氏骗局。
因为并没有人给日金宝的投资人支付真实的利息,日金宝投资人所获得的利息,实际上就是从他们自己的本金里提取出来的,更糟糕的是,只有 20% 的本金能够充当利息返还给他们,而剩下 80% 的本金都变成了一坨又一坨他们可能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稀有金属。
泛亚如何玩转庞氏骗局?但你发现没有,这么复杂的游戏里面还有两个关键问题,第一,生产商凭什么愿意打八折就把货物卖给你呢?难道他是活雷锋愿意做亏本买卖?第二,生产商返还的 20% 货款,只够支付第一年 18.25% 的延期交割费,但日金宝投资者是每年都要获得雷打不动的 13.68% 的利息,请问第二年以后的利息窟窿怎么填补呢?
泛亚想到的解决办法很简单,让稀有金属的价格不断涨涨涨!
我上面说了,泛亚建立的初衷就是想要帮助中国掌握稀有金属的定价权,说白了,就是通过人为操纵,让稀有金属的价格持续上涨,制造稀有金属市场繁荣,我国的稀土资源得以保值增值的虚假效果。那泛亚如何才能做到操纵价格不断上涨呢?也很简单,就是拿日金宝投资人的钱不断买买买!希望通过垄断市场供给来控制价格。
而泛亚交易所里的稀有金属价格持续上涨,又导致国内那些稀有金属的生产企业被虚假的需求刺激,持续扩大产能,造成更加严重的供大于求。因为泛亚是个土豪财神爷,所以国内各大稀有金属生产厂家抢破头皮想成为泛亚平台上的供货商,泛亚说你们都想来抱我大腿吗?行啊,那就给钱,先给我付个几千万元的入场费,我才让你获得泛亚供货商的资格!你看,这个生意不就能兜得转了吗?用今天的话说,泛亚的做法属于典型的恶意做多,就是通过不断买入,让自己成为稀有金属市场最大的庄家,来让价格不断上涨。
但泛亚玩的这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人家看不懂吗?傻子都看得懂啊!
泛亚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平台,其中铟、锗等 7 个品种的交易量、交割量、库存量都是全球第一,特别是泛亚最骄傲的拳头产品,铟的库存量占到全球的 95%。也就是说,如果有谁想要买铟,不好意思,你只能到我家来买,我价格开得再高你也得买!
但回到问题的出发点,稀有金属之所以叫稀有金属,就是因为人类对它们的需求量很少嘛。中国现在每年对铟的工业需求量只有 20 吨,而你知道泛亚在过去 4 年里囤积了多少铟吗?
3600 吨!
就算你的库存占到全球储量 95% 又怎样?中国一年的需求只占全球储量的 0.5%,你泛亚手里的铟,中国再用 100 年也用不完!请问如此供大于求的市场,价格怎么可能不跌呢?
我之前还说过,一种商品的定价权是这么容易被一个国家甚至被一个交易所争夺到的吗?就算美国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黄金、石油的定价权,因为你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供给远远大于需求,价格就必须得跌。而泛亚却不让自己盘子里的铟的价格下跌,这就形成了一个价格堰塞湖。只要泛亚买入的铟的价格高于市场真实价格 20%,那对生产商来说打八折卖给泛亚就和不打折卖给其他采购商一样,不亏钱。
而只要泛亚让铟的价格每年不断上涨 20%,就能让那些生产商不用第二年继续补交保证金。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四年中,泛亚交易所铟的价格和国际市场上真实的铟的价格越拉越远,从最初溢价 20%,到溢价 50%,再到溢价 70%,就是为了维持这个已经无法回头的骗局。
但不管泛亚交易所里的稀有金属价格涨得多高,还是没有实质资金进入可以给投资者带来真正的回报。所以归根到底,最后只有华山一条路,把更多投资人的钱吸引到日金宝里来,把这个庞氏骗局吹得更大。
所以这两年泛亚拼了命地打广告,拼了命的到处发展代理,甚至单九良还挪用日金宝里的 10 亿资金,收购「红筹之父」梁伯韬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意马国际。目的很明显,就是想把泛亚业务资产打包装入香港上市公司,继续忽悠香港投资者,让香港股民接盘。而且这两年泛亚还和许多私募投资机构洽谈入股合作,就是想方设法融资填补窟窿,不让这个泡沫吹破。但很可惜,机构投资者可没国内普通老百姓那么好忽悠,所以一笔钱没忽悠到。
泛亚神话落幕但不管怎么说,单九良率领的泛亚忽悠团队还是非常牛 B,居然让这个骗局维持了 4 年!而最后推倒这个多米诺骨牌的那只手,就是牛市。
只要中国股市的牛市一来,就会形成一波全民炒股的股疯。随着牛市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资金会从银行、债券、P2P、信托、楼市等各个投资市场涌入股市。在股市分分钟 N 个涨停板的诱惑下,日金宝一年 13% 的利息就显得缺乏吸引力了。所以从 2014 年年底 A 股大牛市第一波起来后,由于投资者的集中赎回,泛亚的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没钱继续高价买入稀有金属,自然导致泛亚交易所的稀有金属价格暴跌。
这边股市暴涨,那边稀有金属暴跌,那自然就会引发更多的投资者选择赎回日金宝,导致日金宝出现提现困难。从 2、3 月份开始,部分投资者赎回日金宝的时间变长,到 4、5 月份不允许大额赎回,再到 6 月,连普通的小额赎回也无法成功。A 股的牛市刚刚走到头,泛亚的神话也正好谢幕了。
现在的情况是,泛亚说,要钱没有,要铟有,3600 吨堆在那里,有本事你们自己卖去。那投资者肯定不答应,但要短时间里把这么多铟都卖掉变现,也不现实。所以泛亚事件到底如何善后,投资者到底最后能讨回多少血汗钱,现在都是个未知数。
但我估计,不管泛亚的受害者怎么闹腾,政府也不可能说我来帮泛亚兜底,我出钱来弥补你的损失。因为政府的钱就是纳税人的钱,政府拿纳税人的钱去救股市是为了避免中国经济出现系统性风险,但泛亚倒掉了,只会对中国稀有金属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政府不可能出钱救你们这些受害者。
泛亚启示录好了,泛亚的故事总算讲完了,最后,力哥就要来总结陈词了。泛亚事件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首先,看不懂盈利模式的投资不要碰。
别说理财小白,就算是有一些理财功底和防骗意识的人,在泛亚模式面前也很容易中招。因为泛亚模式极具迷惑性,表面上看似乎都说得通,但如果你深入探究,就会发现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所以理财的问题上,尤其是那些你看不太明白的新生事物,你就应该有一些死磕精神,彻底搞明白了,再去投资。如果你研究了半天,也还是没搞明白,那很简单,不懂不要碰就对了。
第二,资金运作不透明的投资不要碰。
泛亚把故事讲得天花乱坠,但你从一开始就看不到这钱他到底拿去干什么了。他说是去买 A 了,实际去买 B 了,或者老板偷偷把钱拿去给女朋友买跑车了,你都不知道呀。
而且泛亚一直对外宣传有专门的银行第三方存管账户,资金一直在银行的监管下,非常安全。可实际上泛亚所宣称的第三方存管只是一种类三方存管模式,本质上是银商转账,资金早就通过银行进入了泛亚的对公账户。银行压根监管不到泛亚的投资。
说到底,因为不透明,所以我们啥都不敢信。到现在为止,外面新闻里说的都是日金宝的规模达到了 430 亿,投资者超过 22 万,但这个数字到底是不是真的,没人知道,因为这都是单九良自己在宣传的时候说的。泛亚还说自己储存了 3600 吨铟,你倒是把你存放这么多铟的仓库地址公布出来,让大家去现场观摩一下这壮观的场景啊,可他又不敢。所以泛亚到底收了多少铟,只有他们老板和财务自己心里清楚,连下面一样被骗的代理都不知道。
推而广之,现在许多 P2P 平台也都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不是说你广告打得多,你名气响就一定靠谱,不是说你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注册资本上亿就一定靠谱,不是说你有 N 轮风投融资,或者你有一个很牛 B 的爹就一定靠谱。当然,这些因素都是我们选择 P2P 平台时非常重要的参考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透明度,信息透明度太低的平台,我建议你不要碰。因为你不知道他到底是把你的钱拿去放贷了,还是拿去养小三了。
第三,不是所有有政府信用背书的投资都是靠谱的,尤其是所谓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那就更不一定是靠谱的了。
比如说人类历史上的三大投资泡沫案之一的英国南海公司泡沫就是如此。南海公司当年就是有英国政府的信用背书,那又如何?一样骗你没商量!
退一步说,泛亚这事还真是有地方政府做靠山,但许多 P2P 平台,压根没有任何政府的信用背书。有时候只是让你做了个半官方性质的什么互联网金融委员会的轮值主席,或者你搞个什么活动,请一些政府官员或者是已经退居二线的政府官员来讲讲话,握握手,视察视察什么的,然后就在媒体上大肆宣传……这算哪门子政府信用背书?说句难听点的,这年头,只要肯花钱,这些面子工程分分钟都能搞定。
还有很多名人跑出来站台的,那就更别当回事了。包括宋鸿兵、茅于轼、郎咸平、吴法天这些公众人物都曾经出来给泛亚站过台。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盲信所谓专家大 V 的推荐,请擦亮你的眼睛,永远保持独立思考,并且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
第四,不要以为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就一定是安全可靠的。
以后力哥讲保险的时候会专门来说说那个坑死人不偿命的银保产品,因为银保产品的销售乱象,坑害了无数无知的老年人。而敢于在银行里推荐泛亚日金宝就更体现了我们的银行那真叫节操碎一地。应该这么说,总行是绝对不敢卖日金宝这种理财产品的,但下面的分行和支行里的工作人员,就很难说了。
用行话说,这叫「飞单」。就是银行工作人员私底下偷偷诱导你去买压根不是银行公开代销的理财产品,如果出事了,就变成销售人员的个人行为,和银行无关。之前有媒体报道说,中国银行新疆分行销售的日金宝金额高达 70 亿元!很多投资者都是因为相信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和信用背书,才上了泛亚这条贼船的。所以在泛亚事件中,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的表现,真的让人很失望。这些人只管自己赚佣金,不管投资者死活。所以你以后对银行推荐的理财产品,也要多留一个心眼。
第五,一定要特别当心那些叫 XX 所、XX 行的。
我这里说的是派出所、拘留所、劳教所,我没有特指任何一家 P2P 企业,请大家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这里普及一下相关知识,全国性的正规的国务院红头文件批准成立的金融交易所,只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一共只有这七家。其中上海黄金交易所由央行监管,其余六家由证监会监管。除此之外,你在市场上听到的其他任何叫 XX 所的,都不是国家层面认可的。比如说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渤海商品交易所,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等等。这里面的水很深,我以后有时间再和大家细说。
第六,还是那句老生常谈,资产配置,资产配置,资产配置!
那些被泛亚害得最惨的人,都是把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都投入进去的,在高回报面前,忘记了最基本的理财原则,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还是拿现在理财市场上最热的也是骗子最集中的 P2P 行业来说,虽然这个行业现在鱼龙混杂,大部分是鱼,小部分是龙,但力哥也还是愿意拿出一部分资金投资到我觉得未来是龙的 P2P 平台中,但不管我怎么看好这家 P2P 平台,我最多也只会拿出不超过 10% 的金融资产投资在这家平台上。万一瞎了我的狗眼,我愣是把骗子当好人,那我的损失也只有 10%,不至于倾家荡产。
最后,承诺给你无风险收益太高的,一律不要碰。
13.68 %,不但没有风险,还可以随时赎回,这样的奇葩产品,即使放在今天这样一个 P2P 满天飞的理财市场中,那也依然是一个不得了的奇葩。很多理财新人总是想追逐理财市场的奇葩,觉得这是别人还没有发现的天赐良机。但力哥从来不去追逐奇葩,因为这违反基本的投资常识。
泛亚对无风险高回报的解释和今天许多收益率超高的 P2P 平台给出的解释一模一样。表面上看,我承诺给投资者 15% 的回报,还要算上运营成本和我自己的利润,借给企业的年化利率要 25% 以上,可今天又几个企业一年下来经营利润有那么高呢?但实际上,这些企业只不过是借钱短期周转一下,只不过借一两个月,实际支付的利息不过 3%、5%,他们的经营利润完全能够覆盖这块成本。这就是他们的解释。
但这样的解释真的经得起仔细推敲吗?那些愿意问你用 25% 甚至 30% 高利息借钱的人,真的只是为了资金周转一下吗?真的不是想借钱不还吗?你这样搞期限错配,真的没有风险吗?
有时候想想,那些泛亚的受害者也真的是活该,你居然真的相信世界上会有天上掉馅饼这样的美事,那泛亚不骗你骗谁呢?说到底,还是因为你既无知又贪婪。知道自己无知,但只要不太贪,老老实实存银行就不会被骗,知道自己贪婪,但肯学习,肯思考,能发现风险,那也不会被骗,但既无知又贪婪的人,那就活该被骗了。
看不懂的投资不要碰。
思考
你身边有无知又贪婪的朋友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明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