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推广>正文

创业活动的基本特点

发布时间: 2024-02-12 08:24:51 热度: 837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5037 字 阅读需要 17 分钟
创业活动的基本特点创业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商务或管理活动,有着自身的特点。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2005)通过对众多创业活动的研究。
创业活动的基本特点

创业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商务或管理活动,有着自身的特点。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2005)通过对众多创业活动的研究,总结归纳出创业活动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机会导向

创业活动的显著特点是机会导向。机会的最初状态是未精确界定的市场需求,或者未得到利用或充分利用的资源和能力。创业活动的机会导向进一步决定了创业活动的顾客导向,这也是创业与发明、创新不同的重要环节。要识别创业机会,就必须深入理解顾客需求,对顾客的需求做细致入微的研究分析,这不同于简单的市场细分,而是要把握顾客的本质需求。有调查显示,大多数成功的创业者往往是那些对顾客有深入了解的人,他们创建的新事业往往是对原来工作的升华,是在原来工作基础上的创新,他们对顾客需求的感知是在长期工作中的认真思考。

2.创造性地整合资源

创业的本质是资源整合。创业活动强调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把握机会,这并不等同于不重视资源;相反,这样的定义恰恰是在提醒创业者必须有创造性地整合资源。对于创业者来说,资源的种类很多,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社会关系网络、专长、组织领导才能、沟通能力、对市场和顾客需求的洞察能力等都可能成为有助于其创业成功的重要资源。资源流动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资源整合可以突破空间、组织和制度等方面的限制,而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开展,这也是创业活动活跃的重要原因。要成功地整合资源,创业者必须有创新的思维,要兼顾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多赢、共赢。

3.价值创造

创业活动的机会导向和顾客导向的实质是创造价值。价值创造首先意味着要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透过产品和服务使消费者的需求得到实质性的满足。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人利用消费者购买力增强、生活质量要求提高、商品知识不足等特点,做虚假广告,诱导顾客购买,尽管也获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却无法做到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其次,价值创造强调的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强调对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只有突出价值创造的创业活动才有生命力。

4.超前行动

创业活动的机会导向特征决定了创业活动必须突出速度,并做到超前行动。机会都具有时效性,甚至可能稍纵即逝,持续存在的事件往往不是机会,至少是创业者无法在短期内把握的机会。现实生活中,创业者一旦有了创业的想法,往往会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快速付诸实施,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寻求发展。在许多情况下,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和严格的预算等,是大企业的做法,并不适合创业者创业。

5.创新和变革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是变革。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大多数的创业行为,往往都是在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海尔不是第一家生产冰箱的企业,正大集团早在希望之前就在生产和销售饲料,联想销售计算机之前许多中国人已经使用计算机,巨人推出脑黄金的时候人们早就知道保健品是什么。这些企业把平凡的事情做成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些企业取得成绩的背后是创新,这其中有技术创新,更有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于创业者来说,光有创新是不够的,而没有创新的创业活动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同时,创新与变革紧密关联。创业者不改变自己长期形成的思维模式,难以识别创业机会,也无法做到创新。对于创业者及其所创建的企业来说,创业与发展的过程永远是不断变革的过程。

创业的基本要素

创业是一项艰苦的事业,也是一个复杂和复合的系统,需要很多的前提、条件、资源和要素。创业需要在充分发挥创业者个人素质和能力、集合团队人力资本的智慧、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和人脉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创业目标的指引,才能完成的过程。可以说,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方式构成了创业的基本要素。[1]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进行介绍。

创业者

创业者是创业的主体要素,是创业活动的发起者,也是创业目标的制定者、创业过程的组织者和创业结果的承担者。1880 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Say)即首次给出了创业者的定义。萨伊将创业者描述为将经济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区域转移到生产率较高区域的人,并认为创业者是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代理人。当前,国内外学者将创业者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创业者是指参与创业活动的核心人员,广义的创业者是指参与创业活动的全部人员。在创业过程中,狭义的创业者将比广义的创业者承担更多的风险,也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创业是一项极具风险性的活动,其成功与否不仅与创业环境密切相关,而且还与创业者本身的素质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创业活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个人素质。这其中,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最为关键的基本素质。

阅读资料 1-1 科大讯飞刘庆峰:熬了 17 年终于等来风口

1999 年,26 岁的中国科技大学博士二年级学生刘庆峰带领十几名同学创立科大讯飞。他们当时创业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让机器设备像人一样能听会说。

创立科大讯飞的第一年,他们几乎颗粒无收。「我们到底要不要做语音?」团队中很多人提出疑问,有人说刘庆峰的团队不如做语音里面的服务器,甚至有人说不如做房地产。

刘庆峰却非常固执,科大讯飞只做他们喜欢而且能做的事情——中国乃至全球语音产业的龙头。2008 年,科大讯飞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截至 2017 年年底,在中国移动语音领域,科大讯飞已经占据 70% 的市场份额,总市值超过 360 亿元,成为国内绝对的行业领头羊。面对外企和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潜在竞争,科大讯飞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在 2B(to Business,面向企业)和 2C(to Consumer,面向消费者)中摸索前行。

目前,在 2B 领域,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汽车、客服四个领域已经有不少积累和优势。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将不仅仅是替代简单重复的劳动,未来越来越多复杂的高级脑力活动也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

资料来源:极客网。

创业活动可以由个人发起,也可由团队发起,所以对创业团队的研究也不能忽视。相对于个人创业来说,团队创业往往拥有更多的创业资源和社会网络,能够实现单个创业者难以达成的创业目标。因此,团队创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创业机会

创业的成功或许有一些偶然的因素,但不能将这些偶然因素归结为所谓的运气。事实上,只有那些勇于冒险并善于把握机遇的创业者才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1.创业机会的定义

创业机会属于广义商业机会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机会。创业机会在于能经由重新组合资源来创造一种新的目的与手段(服务什么以及如何服务)间的关系。有关创业机会的定义很多,如美国百森商学院的杰弗里·迪蒙斯(Jeffry A. Timmons)教授认为,创业机会是可以为购买者或者使用者创造价值或增加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它具有吸引力、持久性和适时性。英国雷丁大学的卡森教授则认为,创业机会是可以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原材料和新组织方式,并能以高于成本价出售的情况。

相比较而言,纽约大学伊斯雷尔·柯兹纳((Israel M.Kirzner)教授的定义则要更为全面一些。柯兹纳认为,创业机会是未明确市场需求或未充分使用的资源或能力,它不同于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其特点是发现甚至创造新的:「方法—目的关系」来实现创业价值,对于「产品、服务、原材料或组织方式」有极大的革新和效率的提高。

2.创业机会的分类

创业机会的分类方法很多,下面简要介绍下按照创业机会来源和「目的—手段关系」两种标准进行的创业分类。

(1)根据创业机会的来源分类

按照创业机会的来源进行分类,可将创业分为问题型机会、趋势型机会和组合型机会三种。

问题型机会是指现实中存在的未被解决的问题所产生的一类机会。如罗红创办好利来蛋糕店就是源于此。1990 年,身在四川雅安的罗红为了给妈妈过生日,寻遍了整个城市也没能买到生日蛋糕,由此萌生了开一家蛋糕店的想法。

趋势型机会是指在变化中看到未来发展的方向,预测将来的潜力和机会。[2]这种机会一般容易产生在环境动荡的时期,如经济变革、政治变革、人口变化、社会制度变革、文化习俗变革等。美国米勒啤酒公司就是基于对消费者饮用啤酒习惯变化的前瞻性预测,率先成功推出了口味清淡的啤酒,一举占领了全国市场。

组合型机会是指将现有的两项以上的技术、产品、服务等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实现新的用途和价值而获得的创业机会,如风靡全球的芭比娃娃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

(2)根据目的—手段关系的明确程度分类[3]

根据目的—手段关系的明确程度,可以将创业机会划分为识别型(目的—手段关系明确)、发现型(目的—手段关系有一方不明确)和创造型(目的—手段均不明确)三种类型,如表 1-2 所示。

表 1-2 创业机会类型

识别型机会是指当市场中的目的—手段关系十分明显时,创业者可以通过目的—手段关系的连接来识别机会。例如,当供求之间出现矛盾或冲突,供给不能有效地满足需求或者根本无法实现需求时,创业者简易识别出这其中存在的新的机会。常见的机会类型大都属于这一类型。

发现型机会指目的或手段任意一方的状况未知,等待创业者去发现机会。而创造型机会指的是,目的和手段皆不明确,因此创业者要比他人更具先见之明,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市场机会。

在商业实践中,这三种类型的创业机会有可能同时存在。一般来说,识别型机会多处于供需尚未平衡的市场,创新程度较低,这类机会并不需要太繁杂的识别过程,只要拥有较多的资源就可以进入市场获利。而创造型机会的把握非常困难,它依赖于新的目的—手段关系。创业者拥有的专业技术、信息、资源规模往往都相当有限,因此需要创业者具有创造性资源整合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还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而发现型机会最为常见,也是目前大多数创业研究的对象。

3.识别创业机会的常见方法

创业机会无处不在,但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抓住它。因为这不仅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机会的慧眼,而且还需要我们在发现机会时有能够迅速采取正确行动的能力。正如马克·吐温所说的:「我极少能够看到机会,往往在我看到机会时,它已不再是机会了。」由此可见,成功的创业者的确在某些方面具有常人所不具有的一些禀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其实创业机会的识别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的,掌握一些必要的有关创业机会的知识,虽然不能保证发现创业机会,但却能给人们的行动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指导。

识别创业机会的方法很多,如通过调查发现机会、通过系统分析发现机会、从顾客建议中发现机会以及通过创造获得机会等。本书将在后续章节中专门讲述创业机会,在此不做详述。

阅读资料 1-2 迪士尼的卡通创意

当年,年轻的美术设计师迪士尼因为经济拮据,与太太租在一间破漏的屋子里。无论白天黑夜,都有成群结队的老鼠在房间里上蹿下跳,疲于奔命的迪士尼夫妇也常借着老鼠滑稽的动作慰藉心情。

一天,因付不起房租,他们被房东赶了出来。穷困潦倒的年轻夫妇只好来到公园,坐在长椅上暂度时光。太阳开始西沉,夜幕即将来临,迪士尼夫妇几乎感到穷途末路。这时,从迪士尼的行李包里忽然伸出一个小脑袋,原来那是他平时最喜欢逗玩的一只老鼠,想不到一只小老鼠也有点儿人情味,跟着他们一起离开了公寓。迪士尼望着老鼠那滑稽的面孔,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意,他惊喜地叫了起来:「对啦,世上像我们这样的穷人一定不少,他们也得有自己的快乐,让可爱的老鼠逗他们开心吧。」

第二天,迪士尼便开始了别出心裁的创作,不久,一个可爱的「米老鼠」(Mickey Mouse)卡通形象来到人间,一家公司老板慧眼识珠,特邀迪士尼合作制作米老鼠卡通连环画和电影。

迪士尼靠「米老鼠」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创业资源

创业资源是指创业活动所需的各种要素和支撑条件。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不仅要广泛地获取资源,更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根据林嵩(2007)的观点,创业资源可分为间接资源(间接支持创业企业发展的资源)和直接资源(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资源)两大类。其中间接资源又可细分为政策资源、信息资源和科技资源;直接资源可划分为资金资源、管理资源和人才资源,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创业资源划分

资料来源:林嵩.创业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创业过程的一个解读视角.经济问题探索,2007(6):166-169.

创业资源是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不可或缺的条件。创业企业为了提高创业绩效、促进企业成长,必须获取其所需的创业资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92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