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公众号运营>正文

使公众号增加阅读量的方法-公众号排版

发布时间: 2021-05-20 09:15:56 热度: 1361 作者: 运营小能手 来源: 微信加官网 本文共 3326 字 阅读需要 12 分钟
  我,一个靠公众号排版,最高月入四千的设计学学生。花费两周时间,整理了自己的排版经验,分享于此,希望能帮到大家!早在18世纪的新闻报刊等的版式设计中,就有很明确的排版要约,多数符合人们认知的舒服的排版都是有共性的。 只要大家从这些基本角度出发,大家都可以做出好看的图文。

  下面我将从设计专业出发,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分享一些排版技巧。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做出属于自己的、好看又实用的排版。

  

横线.jpg

公众号排版1.jpg

  结论

横线.jpg

  先上结论,方便没有时间看以下理论部分的小伙伴直接使用。

  ▌字体

  ⚬ 正文字号 14px(13-16字号为宜)

  ⚬ 正文字体 苹方、黑体

  ⚬ 正文字色 灰色(63,63,63)

  ⚬ 强调字体 黑色(0,0,0)

  ⚬ 注释字号 13px(12-14字号为宜)

  ⚬ 注释字色 浅灰(136,136,136)

  ⚬ 对齐方式 两端对齐(模块化)

  ▌段落

  ⚬ 页边距 15-25px(左右留白)

  ⚬ 分段方式 段后空一行

  ⚬ 行间距 1.68倍(1.5-2为宜)

  ⚬ 手机一屏内 文字2段以上

  ⚬ 手机一屏内 重点句子3句以下

  ⚬ 字间距 2(1.5-2为宜)

  ▌配色

  ⚬ 正文内容强调色用低饱和度颜色

  ⚬ 标题/首页图可用高饱和度颜色

  ⚬ 一篇图文的强调方式不要超过2种

  ⚬ 一篇图文内字体颜色不要超过3种

  ▌配图

  ⚬ 图片两端和文本对齐(模块化)

  ⚬ 文字类文章 图片应选用低饱和度颜色(去焦点化)

  ⚬ 图片类文章 文字应尽可能统一格式,减少强调部分(去焦点化)

  —

  注:以上结论适合大部分图文使用,但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做出调整,

  比如受众年龄较大,为提高文字辨识度,应当增大字号,缩小页边距等。

  又如干货类文章,应当注意行间距适当缩小,页边距也要缩小等。

横线.jpg

  以下部分为原理讲解,含有大量设计干货。想要提高排版设计能力的小伙伴,一定要看下去。

  只有理解了以上结论产生的原因,才能在各种情况下,针对内容进行调节,做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排版风格。

  祝大家在公众号排版中更上一层楼!

  目录

  01. 版式

  1.1 WCAG指南(依据)

  1.2 字体

  1.3 段落

  02. 强调方式

  2.1 分类

  2.2 下划线

  2.3 斜体

  2.4 加粗

  03. 颜色

  3.1 对比度

  3.2 饱和度

  3.2 配色

  

公众号排版2.jpg

  第一部分

  版式

  1.1 WCAG指南(排版依据)

公众号排版第一部分.jpg

  为了使Web内容更具可识别性,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是Web技术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国际中立性技术标准机构,发布了多项影响深远的Web技术标准及实施指南,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了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支撑作用。)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WCAG(Web内容无障碍指南),旨在使残障人士更容易访问网站内容。

  这些准则规范了标准化web页面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视力等受损人群能够阅读Web内容,而如今该指南已经成文Web页面设计的准则,它有效提高了所有用户对页面的可识别性以及可用性。

  

公众号排版1.jpg

  该指南第一部分—可感知性(Perceivable)中就对文字的编排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如:

  1.4.3对比度(最小):文本视觉呈现以及文本图像至少要有4.5:1的对比度,特殊部分除外。

  1.4.8视觉呈现:段落的行间距至少是1.5倍行距,段落间距至少比行间距大1.5倍。

  我们基于2018年版WCAG 2.1(标准制定了本公众号排版指南。

  做为一个排版参数的建议,能适用于大部分排版所需,可使Web图文更具有可辨识度,也让排版从理论层面上更为易读,也即美观。

横线.jpg

  1.2 字体

  字号请选定为12-16px之间(人眼对于中文的识别极限为12px,过小将会引起视觉不适)

  注:

  我们应当根据内容做出适应性调整。

  12px更精致,节奏感更强,适于文艺类图文排版

  16px更易读,适用于干货或严肃类图文排版

人民日报排版.jpg

  人民日报公众号采用16px字号,主要考虑用户多为中老年人,更注重文字的清晰易读。

  

横线.jpg


  1.3 段落

  ▌行间距:1.5倍-2倍字号

  我们建议行间距在1.5倍-2倍字号之间,这样有利于将同一行内容归纳阅读(近似原则),避免了阅读过程中产生疲劳感。

  1.68倍行距则是各类新闻app常用的行间距,如百度:1.68倍;网易新闻:1.68倍;今日头条:1.68倍。

  

健康中国.jpg

  今日头条为1.68倍行距

  ▌段间距:

  我将段落分为四个档次:

  不空行、空一行、空两行和分隔符

  不空行:用于两段文字为同一内容,仅作阅读时停顿用。

  空一行:用于段与段之间的分隔,不同内容之间的呼吸点。

  空两行:用于小标题前的空隔,代表一个小节内的不同二级单位。

  分隔符:用于大标题前的警示符,代表同一文章内的不同小节。

  注:

  行文阅读应当有韵律感,使人在阅读时如乘滑梯一般下行,往往在不知觉间就阅读了全文。

  空行的作用可以提高整体行文阅读时的节奏把握,利于读者对于内容阅读的呼吸、思考、停顿。

  文字分段时插入图片,插入分隔符,干货类文章中插入图解,都有这样的作用。

  第二部分

  强调方式

  

横线.jpg


  2.1 分类

  在文章中,经常需要强调某一部分,通过设计在视觉上凸显出来。

  引用justfont中的一段话:

  借用底色、边框与不同字体的变化,告诉读者这一段很重要,也帮助快速浏览掌握重点。

  除了需要特别讨论的上色之外,最常用的强调法不外乎加粗、变斜或是加底线。

  加粗、变斜是透过墨色浓度或形状变化对正文对比,这发源自西方数百年的排版规则;加底线则是打字机盛行之后留下的遗产。

  强调方式很多,但是千万不能乱用,更不能同时在一个段落里,否则效果会让人很尴尬,下面进行一一说明。

  

横线.jpg


  2.2 下划线

  下划线是打字机时代的产物,如今已经过时。如果用下划线进行强调,反而会喧宾夺主,对文字的阅读形成干扰。

  除超链接外,其他句子尽量不要使用下划线。

  

横线.jpg

  2.3 斜体

  英文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有了用斜体进行强调的排版规则。但中文不同,中文没有斜体,只有计算机程序变形的斜体效果。

  中文斜体会失去了中文字形原来的结构和美感,所以不要在中文中使用斜体。

  

横线.jpg


  2.4 加粗

  加粗是最理想的强调方式,也是最通用的做法,强调的时候除了加粗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字号或改变颜色。

  同上,为保持行文的韵律感,在同一段落、同一阅读屏幕内,强调句应在三句以下。否则人的视线焦点就会被多处牵引,造成疲劳感。

  第三部分

  颜色

  

横线.jpg

  3.1 对比度

  文字与背景的亮度反差越大,人眼就更容易把文字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文字也就越容易被阅读。

  更具WCAG标准,文本视觉呈现以及文本图像至少要有4.5:1的对比度。

  因此,4.5:1这也是文本内容能被清晰阅读的最小对比度。

  最浅灰色

  (118,118,118)

对比度c.jpg

  根据WCAG标准,该字色是能被清晰阅读的最浅灰色

  灰色(218,218,218)

  

灰色.jpg

  该字色对比度为1.39:1,不满足WCAG标准

  

不好的对比度.jpg

  在公众号图文编辑器里,有色彩RGB值的设置

  正文字色 (63,63,63)

 

字色.jpg

  亮度对比度范围

  对比度越低,画面越精致;对比度越高,文字越容易被看清。

  正文字色不推荐纯黑色(0,0,0),过高的对比度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我们推荐(63,63,63),这种深灰色比纯黑色更加柔和,版面会更加精致。

精细排版.jpg

  对比度计算器

  对于专业人士,我们一般推荐用对比度计算器来计算对比度是否符合色彩范围。

  同理,其他颜色的可读性,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测试。这也是为什么常见的强调方式中,黄色背景上放白色文字,会变得不可读。

横线.jpg

  3.2 饱和度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鲜艳。

  

饱和度.jpg

  对于正文内容,需要长时间的阅读,使用低饱和度可以降低色彩对人的打扰,提高阅读沉浸感。

  对于需要突出强调的内容,使用高饱和度颜色更吸引人的注意,起到更好的强调效果。

横线.jpg

  3.3 配色

配色.jpg

  一般而言,一篇图文的字体颜色不要超过三种。

  ▌主题色

  一种颜色作为主题色,可以用在标题、重点内容、二维码、头像、顶部和底部的引导等。

  ▌正文颜色

  一种作为正文颜色,一般为灰色(63,63,63)。

  ▌标注色

  一种做为标注颜色,用作引用内容、注释、声明等。一般为浅灰色(136,136,13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运营小能手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59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