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类推?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为什么要使用类推?类推是一种逻辑说服,可以让你表达的说法看起来更合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
1 我是你女朋友。
2 我是女的,你女朋友是女的,所以我是你女朋友。
第二种就是一个简单的类推,通过一个共同的属性(都是女的),从而类推出其他属性也相同(都是你的女朋友)。这种类推,比直接说「我是你的女朋友」看起来更有说服力。
而文案要的就是说服力,说服读者购买,说服读者接受和认可我们的观点和建议。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让读者接受这样一个观点:找对象不要找太好看的。
通常会这么说,红颜祸水,帅哥花心。这就是通过一个共同的属性(颜值高),来推出它们都有一个其它的属性(不靠谱)。这样的类推说法,更容易让读者接受我们的观点。
再以诚品书店的文案为例子,旧书拍卖会的经典文案《不过期的求知欲》。为了说服读者接受「旧书不影响知识」这个观点,这个文案就采用了类推的手法。
过期的凤梨罐头,不过期的食欲。
过期的底片,不过期的创作欲。
过期的《 PLAYBOY 》,不过期的性欲。
过期的旧书,不过期的求知欲。
它通过列举一系列的现象,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合理的,这样更容易说服读者接受这个观点。
那么,如何具体用类推写文案呢?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找出自己要传递的观点和现象。
比如,假设你的产品要涨价了,那么你就要给消费者传递这个信息,我们产品涨价是合情合理的。
再比如,假设你的产品的特色是体积小,那么你就要告诉消费者这个观点,小就是好。
再比如,假设你的产品花了很久时间才制造出来,那么你就要告诉消费者这个观点,时间花的越长,东西就越好。
这是第一步,明确自己要传递的核心内容,接下来你的文案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进行。
第二步,收集类似的观点或现象。
读者是先阅读类似的观点或现象,最后接受类推出来的观点,这是读者阅读的顺序。而用类推写文案的时候,是反过来的。我们先确定自己要表达的观点,然后再找到类似的观点。
比如,物价上涨这个现象。我们就可以去收集价格上涨这些现象,以前一个馒头只要一分钱,现在要一块钱。以前一件衣服只要两毛钱,现在要两百块,等等。
再比如,小就是好这个观点。我们就去搜集小可以带来的好处,这个时候你可能一下子想不出来,小可以带来哪些好处。没关系,我们可以上网去搜一下,百度一下「什么东西越小越好」,尽可能把素材罗列出来。
比如,毛孔小,脾气小,年龄小等等。
第三步,以一定的顺序罗列出来。
类推的文案,要有一定的顺序。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从浅到深,这样一步步进行说服读者,最后推出自己的观点。
这里我们来举三个例子,加以说明。
第一个,毛巾的文案。
假设毛巾的价格要上涨了,要向消费者公布这个消息。通过类推的方法,来告诉大家涨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来减缓用户的抵触心理,让读者接受涨价这个消息。
你可以听一下,感受一下这段文案:
二十年前
一个馒头只需两毛钱
月薪一千五百块就算是成功人士
结婚礼金五千块简直是天价
那时候的有钱人是万元富翁
时代在变,价格在涨
谁也不逃不过,我们也不例外
很抱歉通知你,我们的毛巾上涨至 10 元每条。
这里的类推逻辑就是,它们都涨价了,所以我们涨价也是很合情合理的。
第二个,锤子手机的新品发布会文案。
这款手机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然后要告诉大家花了那么多时间,这个手机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机。通过类推的方法,通过一系列事实,来证明时间能够带来好品质。
它的文案是这样写的:
我们看到太阳发出的光需要 8 分钟;
看到海王星反射出的光需要 4 个小时;
看到银河系边缘的光至少需要 2.4 万年;
看到宇宙中距离我们最远的那颗星星发出的光需要 139 亿年。
所有的光芒,都需要时间才能被看到。
这里的类推逻辑是,锤子手机和类比的太阳、海王星等等都花了时间,最后类推出它们都是会发出光芒的,锤子手机是很闪耀的。
第三个例子,特步的文案《不得不跑》。
特步的广告要告诉大家不跑就会有大麻烦,所以不得不跑。通过类推的方法,列举出了多个「不跑就会死」的场景,来说服大家赶紧跑起来。具体文案如下:
猛犸象一步就是 6 米,跑得慢一点只能被碾成馅饼
蒙古铁骑一秒 16 米,腿不利索的只能壮烈就义
大猩猩一脚踩扁方圆 20 里,跑得磨蹭些当鞋垫也只能认命
能活下来的,都是能跑的。
所以我们,不得不跑。
这个类推逻辑是,生活里有很多像猛犸象,大猩猩一样的东西追我们,类推出这么一个事实,如果我们要活命的话,就要赶紧跑起来。
总结一下这节课。
类推,就是通过一系列相同的现象,以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最后来推出我们想要传递的信息。这样的信息,读者从心理上更容易接受。读者一旦接受我们的信息,那么我们的文案就是成功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创业者阿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