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你要是没在微信群里发过红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现代人。好像离开了微信红包,我们的人际关系网就维系无法维系一样,老同学群沉寂太久,好长一段时间都没人说个话,没关系,你发个红包,保管大家瞬间就不再潜水,借着抢红包的由头开始寒暄起来,今天是女朋友的生日,但由于某些原因,你给忘了,没来得及表示,然后她就生气不搭理你,电话不接短信不回,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对咯,还是一个红包就能解决的问题。发个520的红包以表心意,再加上一句诚挚的道歉,轻松化解矛盾,甚至红包还能充当转账的功能,跟朋友一起网上团购的商品,他一起付的钱,你再用微信红包的方式还给他,是不是在还钱的同时,还加深了你们之前的感情呢?尤其在过年过节其间,工作群和家族群里头发红包、抢红包的活动尤其热烈。一般是由老板或者家里长辈来“始发”,后面就一波一波接上了,好不热闹,一般这些群里发的红包都是拼手气红包,所以难免就有手气好和手气差的时候,手气好嘛,自然就是“手气最佳”,得到一个小王冠;手气差的时候就闯了鬼一样,200块分10个红包,你就抢到1毛钱,如果你以为抢到红包的大小只是跟手气相关,那触摸妹只能说你太单纯了,近日,北京大学师生通过研究发现,人们经常玩的抢微信红包游戏,用户抢到的金额可能并非随机分配,而与用户注册时间有一定关联。经北大师生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新注册微信的用户和使用年限很长的微信用户,领到的微信红包金额较低;微信注册时间在30到40个月之间的用户,则能领到更大的红包,同时,研究结果还发现,用户是否使用苹果手机,与领到红包的金额没有显著影响,研究人员绘制出领取到的“标准化金额”与用户经历之间的趋势线。由这条趋势线可以看出,标准化金额与用户经历之间是一个先增后减的关系,大致以35个月为转折点。转折点之前,用户经历越长,领到的红包金额倾向于变多;转折点之后,用户经历越长,领到的红包金额倾向于变少。而且,这个研究报告公布之后,在网上和学术圈中都引起了巨大的关注,留言中有拍案叫绝的,也有质疑的,引发了更多人对该问题的思考,先抢抢不到大的,后抢才能抢到大金额?
还是直接先亮出答案
是!这!样!的!
看到这里许多读者可能会大吃两惊!微信怎么会出这么扯的设计!但如果你仔细查查自己抢过的红包就会发现,第一个抢的人永远抢不到很大的数。我称之为“先抢抢不到大红包原理”(First rob rob no big red bag principle)
下面我和我的4个小号为大家带来一组抢红包实验!
【实验内容】我发50块的红包,给5个人抢。红包发了210个,记录每次第1个人抢到的金额。(抢的顺序是经过打乱随机的,以排除人品等干扰因素。)
结果表明,第一个抢的人抢到的红包金额分布范围是这样的
图2. 第一个人抢到的微信红包金额频数分布直方图
发现这其中的诡异之处了吗?
5个人抢50块红包抢了210次,第一个人竟然永远抢不到20块以上的红包!最高只抢到过19.88元!
也就是说,真正的大红包都只会在后面出现,像这样
为了进一步研究这其中的规律,我准备了大量资金,发个痛快!
【实验内容】定义5个人的标准顺序:毕导-亚清-小美-欧拉·王-梅大江。轮换他们的顺序,在每一种顺序下发50块红包,抢30次,共150次。记录每次5个人抢的红包金额,得到750个原始数据。(如下图所示)
最终得到的五个人抢到红包的金额范围分布是这样的
图3. 不同抢红包顺序抢到的金额频数分布直方图
这张图已经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规律了。
第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20元!直接认输吧!从第三个人开始才勉强能抽到30元以上!越往后,才越有希望抽到超级大红包!抽到大红包的概率是很小的(好像是废话吼)
实际上,腾讯公司也注意到了这篇论文。腾讯此回应称:
“腾讯欢迎各界对微信的研究。微信抢红包的分配采用随机原则,希望用户拆开时获得意外惊喜,”也就是说,腾讯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依然坚称,微信红包的分配机制是随机的,虽然这个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腾讯官方也间接否认,但是它却开启了关于微信红包的研究。或许很多人又要说了:北大的这些老师学生都是吃饱了撑的么,居然花精力来研究这么一个小小的微信红包!但是我认为,科学不就是这样,来源于生活,又实用于生活么?当年一个苹果砸到牛顿头上,他就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而一般人呢,只知道喊疼,更多干货慢慢请关注抢红包技巧栏目www.wechatadd.com/article/9912-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发红包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