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亲子教育>正文

为什么说孩子的粗心大意也不一定是坏事情

发布时间: 2022-04-02 18:20:53 热度: 1428 作者: 十里村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131 字 阅读需要 8 分钟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上小学的时候,尽管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考试从来没有得过「双百」(语文数学全满分),我表妹跟我同年,小的时候经常得「双百」。

  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上小学的时候,尽管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考试从来没有得过「双百」(语文数学全满分),我表妹跟我同年,小的时候经常得「双百」,一直让我羡慕不已。我记得小学老师跟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能不能不犯这种低级错误啊?」

  工作了以后,这个坏毛病依然如影随形,常伴我左右。就说现在码字写文章吧,几乎每篇文章发出去后,都能收到老妈的短信:「你那个 × 是不是打错了?」唉,无奈啊,后来我索性让老妈帮我校对了。我这个马大哈的形象在身边人心中算是根深蒂固了。说真的,我自己也很苦恼。

  随便到百度上搜一搜「粗心」,便展现出若干篇触目惊心的文章。「粗心大意毁掉一生」,「粗心大意是种病,克服要趁早」,「别再拿粗心当借口」……

  如果你跟我有同样的困扰,看完之后,你心里什么感受?是不是很沮丧呢?

  嘿嘿,别沮丧,有时我们的「粗心大意」也不一定是缺点。心理学家对「粗心」给出了另一个解释。

  

v2-99c017e3b29702ab023a7424169ea7f7_r.jpg


  粗心的幸运儿

  英国心理学家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研究人的运气。其中有一个实验,是给那些志愿者每人发了一张报纸,请他们仔细看过后说出里面共有几张照片。

  其实实验者还在报纸的中间部位,用了半版的篇幅和超大的字体写了这么一句话:「如果你告诉研究人员你看到了这句话,就能为自己赢得 100 英镑。」

  那些细心的人把心思全放在了清点照片的数量上,所以并没有发现这个赚钱的机会。相反那些粗心大意的人,因为「不够专注」,所以看到了报纸中间的大字,从而为自己赢得了 100 英镑。

  另一种解释是说,粗心的人更注重宏观,性格会更偏向乐观豁达,所以更愿意接受新的机会和挑战。相比之下,细心的人,比较注重细节,性格方面更内向谨慎,会更苛求完美,所以在人生关键选择时刻会趋于保守。按照性格决定命运的理论,粗心的人会较细心的人运气好一点。

  粗心的人对某些信息的判断更有价值

  我们的大脑接收信息的方式有两种,即直觉和感觉。每个人都会使用这两种方式,但不同的人会倾向用其中一种方式。就像我们使用左右手一样。

  偏重用感觉接收信息的人,会更依赖感官(眼耳口鼻)来接收信息。而直觉接收信息是指靠内在的经验,直接获取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六感。通常细心的人依靠感觉接收信息的比较多,而粗心的人倾向用直觉接收信息。

  上学期给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开家长会,英语老师敲黑板,严肃地批评了考试中不认真审题的粗心孩子。题目是一个判断对错的题,要求把正确的句子用 T 标出来,把错误的句子用 F 标出来。且不说这些孩子判断得正确与否,粗心的孩子无一例外把他们认为正确的句子打了对号,错误的句子画了叉号。一道大题 10 分全没了。

  为什么会这样?

  细心的孩子用眼睛读题,他们依赖于他们看到的事实,而粗心的孩子看题目时,他们似乎看到了不存在的字,也就是说他们凭自己内在的经验,想象出题目。因为在他们以往的经验中,一直都是用对号和叉号来判断对错,所以他们理所当然地按这个逻辑去答题。

  而这一切的发生都是自动的,不受意识的控制。所以,这个「细」和「粗」也没有好坏之分,「细」的人观察能力更强,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粗」的人预测能力强,却很难说出细节。

  举一个例子,当遇到一个陌生人时,感觉能力强的人(细心的人)会记得这个人的长相,甚至面部表情的细节。而直觉能力强的人(粗心的人),可能对这个人的长相掉头就忘,但他会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安全,是不是值得继续交往,尽管他自己也无法用语言说出原因。

  有媒体曾经采访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当问及他们的成功秘籍时,他们不约而同说是直觉。从这个角度来看,粗心的人对事情的判断会更有价值。

  「粗」和「细」都是相对某种情况而言的

  接收信息后,人们对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会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最有意思的区别是在思维导向和情感导向上。

  思维导向的人用概念和定义来理解事物,情感导向的人用价值和意义来理解事物。因此擅长思维导向的人对于情感有关的知识就会表现「粗线条」,擅长情感导向的人对于思维相关的知识就会「马大哈」。

  因此,粗心的人不是对所有事情都会粗心,在工作中表现粗心经常出错,很可能是你没有找对适合的工作岗位。

  粗心的亲们,看到这里应该有点欣慰了吧,但是现实生活中,迫于特定工作学习环境的要求,做事总是粗枝大叶,很多时候会让对方不太放心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去做。

  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粗心带来的负面后果呢?

  事实证明,通过刻意练习,粗心的人也可以慢慢变得越来越细心。

  1.主动培养用感觉接收信息的能力

  有意识留意生活工作中一些细节,可以是任何方面,比如观察一片树叶,仔细聆听一首音乐等,静心冥想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2.把以前无意识的行为经过有意识的训练,使之变成一种习惯

  在工作方面找到自己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花心思矫正,比如刻意去培养一种思维习惯,通过某种方式来提醒自己,事前自问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事后检查自己是否遗漏。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会有很多不完美,比如粗心、懒惰、畏难抑或是其他种种,正视它,安心接纳,再想办法去平衡去调整,这才是最重要的,你说呢?

  下面是一个小测试,

  


  粗心测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十里村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480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