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XXX 地方”,“我正在 XXX 地方”,当下,SNS、微博上随处可见这种 “Check in” 标签,它不是广告,它是来自 LBS 各类应用的分享信息。那么,除了签到外,LBS 市场到底有什么特点?行业状态又如何?未来出路在哪里?本节将会针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分析。
目前,国内 LBS 行业主要面临着以下 3 大问题。
(1)精准定位程度有待提高。很多 LBS 服务商提供的其实都是基于 GPS 定位,会造成地点偏移。如果依靠运营商,则需要和运营商有良好的互动关系。这在中国运营商极其强势的移动网络中,不是哪家都有这个能力的。
(2)商业模式遭遇支付瓶颈。理想的模式应该是用户拿着签过到的手机去和商家结算,然后由 LBS 作为支付环节的第一道口,再和商家结算,但国内的手机移动支付却依然有许多实际的环节未准备好。
(3)商家尚未做好迎接准备。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向国内多家第三方支付企业颁发了《支付业务许可证》,例如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说是有了合法的身份,但市场的接受程度不是一纸文书就能搞定的。即便打通了 LBS 营销的移动支付环节,如何说服本地商家让 LBS 成为支付的第一道流程,还不是那么轻松的。商业社会上,谁实力强,谁就有主动权。LBS 总体业态偏小,想让商家放弃获得消费金额后再返点给自己的模式,谈判之艰难,可想而知。
专家提醒
最理想的模式是,LBS 平台搭建自己的支付通道,用户通过 LBS 平台完成支付,享受一定的优惠。但在现实中,大多数的商家尚难接受 LBS 作为付费通道的模式,更多的商家依旧倾向于在交易完成后,给予 LBS 平台一定比例的“返点”。在此背景下,LBS 与团购网站的结合,被看作是 LBS 盈利模式新的探索。
面对 LBS 的种种不足,平台和商家都必须积极应对,制定出改进策略。
在硬件技术方面,可以通过智能校正、视屏辅助识别、结合 RFID 进行室内精确定位、IP 地址辅助定位、仿真 PGS 方式等,提升 LBS 定位的精度。据悉,几家大牌高科技公司推出了一些实验性的专用产品,这些产品提供“超越了签到”的位置共享服务,它们使用实时位置信息,但只在私密网络中那么做。
●Facebook 的 Messenger 应用也提供了实时位置共享功能,但它的做法有所不同,如图 11-1 所示。当用户发送即时消息时,它在地图上会留下一个相应的标记,但该应用不会持续跟踪你。
图 11-1 Messenger 应用界面
● 谷歌纵横和苹果的 Find My Friends 应用允许用户相互给予权限,以便在任何时候看到对方在地图上的位置(除非共享功能被关闭)。
● 微软的 We're In 应用则更加谨慎一些,它根据活动来提供临时位置共享,活动结束后,共享功能就会被关闭。
如今,最常见的做法是:LBS 应用跟踪用户的实时位置,但却不显示它,只有当你的熟人在附近时,它才会发送通知给用户。但是,这类应用十分耗费手机电量。
在商业应用方面,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地理位置蕴含着大量信息。其实,现在我们已经能够享受到 LBS 服务的内容了,只是在服务的形式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通过定位,我们可以迅速地搜索到距离 1 公里以内的加油站、商场、餐馆等地点,这就是一种利用位置为基准的服务,如图 11-2 所示。
不过,LBS 的未来发展绝对不仅仅是被动地搜索和简单的签到,而是会将信息主动发送给用户,是从查询到探索的一种转变。简单的 “Check in” 模式已经无法带来理想的用户黏度。于是,众多国内 LBS 应用都将发展方向指向“社会化的身边电子商务”。当需求用户手持通信设备,站在目标位置打开应用服务摇一摇,便可获知周边商情,实现用户的最大利益。
例如,“摇摇招车”APP 是一款手机智能招车软件,其交易原理就像是叫一份的士“外卖”,如图 11-3 所示。当用户注册成为“摇摇招车”的会员后,只要摇一摇手机或者在应用上发布信息,“摇摇招车”APP 就会收到用车请求,同时通过 LBS 定位确定用户的地理位置。之后,系统马上自动联系出租车司机,到达指定的地点提供服务。其间,用户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查看车辆的位置、行进路线等,等车辆到达后,只需下楼提取“外卖”即可。
图 11-2 通过定位搜索酒店服务
图 11-3 使用“摇摇招车”搜索附件的出租车
总的来说,LBS 业务正处在市场培育阶段。全球各大移动运营商都在展开相应的定位业务,并积极筹备在 3G 或 4G 网络中提供这项极具潜力的增值业务。如表 11-1 所示,为国外 LBS 行业的发展情况。
表 11-1 国外 LBS 行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中国 LBS 服务市场已进入成长期。LBS 并非 3G 时代的特色业务,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国外已经开始发展 LBS 各类服务,我国也在 2002 年由 GSM 运营商推出首例 LBS 服务,如图 11-4 所示。但是,由于当时移动通信的带宽很窄、GPS 的普及率比较低,最重要的是市场需求并不旺盛,所以整个市场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顺利启动,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都无人问津。
2008 年后,随着 3G 时代的到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中国 LBS 市场的发展。在城市规模扩大和交通路线延长的背景下,人们驾车出行或者搭乘公交(地铁)时对定位导航的需求不断增长。更重要的是,基于 LBS 的社交、电子商务、游戏等增值服务层出不穷,让广告主、商家和用户有了更多使用 LBS 的理由,如图 11-5 所示。
图 11-4 国内 LBS 的发展
图 11-5 LBS 从不温不火的缓慢发展期过渡到被寄予厚望、井喷式发展的时期
目前,国内手机 LSB 发展迅速,但市场占有率并不高,多数着眼于未来,以智能手机为开发平台,对非智能手机未投入较大资源。同时,有调查显示,对 LBS 感兴趣并且想要尝试的用户数量已超过 50%,如图 11-6 所示。中国行业咨询网研究部研究显示,到 2013 年,LBS 的收入超过 130 亿元。而个人应用市场总体规模突破 70 亿元,5 年平均增幅将超 100%。
图 11-6 近年来的 LBS 市场规模
目前,国内 LBS 领域的厂商数量众多,但普遍还处在发展初期,并没有哪一家应用拥有绝对的市场优势。另外,各个 LBS 应用都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但彼此之间的用户重合度很小,媒体受众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如果想要充分利用 LBS 进行新型市场营销,就需要将 LBS 应用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广泛的媒体渠道,才能发挥更大的营销优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定位技术的不断提升,用户对位置服务的认知度日益增强,LBS 必将成为移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 3G 和 4G 时代到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 LBS 市场的发展。在城市规模扩大和交通路线延长的背景下,人们驾车出行或者搭乘公交、地铁时对定位、导航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另外,基于 LBS 的社交、电子商务、游戏等增值服务层出不穷,让广告主、商家和用户有了更多使用 LBS 的理由。同时,对于运营商、位臵服务内容商、移动终端厂商而言,都存在着一定的机会,只要把握住市场的方向,最终将获得很高的收益。
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商业窗口。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在探究在手机上的赚钱之道,LBS 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目前,国内 LBS 市场格局,形成了两大共同发展的阵营。
● 第一阵营以街旁、盛大切客、开开、网易八方为典型代表,采用类 Foursquare 的服务模式。
● 第二阵营有嘀咕、新浪微领地、16fun、大众点评等 LBS 应用,他们在传统 LBS 应用基础之上增加了创新元素,如任务、明星、游戏、商户信息等,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应用模式,进一步细分 LBS 市场。
当然,对于 LBS 服务提供商而言,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肯定不行。但是,要先认清形势。目前,中国位置签到服务市场尚处于培育期,产业链各方仍以合作为主,各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企业加快行业布局。位置签到将成为移动互联网产品标配之一,多元化商业模式促进行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广告服务、商户服务及增值服务三种 LBS 基本商业模式,如图 11-7 所示。
图 11-7 LBS 的基本商业模式
专家提醒
LBS 的商业模式并不难理解,通过和各种品牌企业或者商户合作,在 LBS 平台上推广企业或商户的信息。比如在某商户处签到,用户可获得一定的优惠或某个特别的徽章,或者是当用户在某区域签到时,系统推送这个区域内的商户广告。
值得关注的是,LBS 可以与其他许多领域结合,例如,“LBS+ 团购”、“LBS+ 精准推送”、LBS 儿童及老人定位、“LBS+ 商务社交”、“LBS+ 点评”等。
LBS 服务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要从中获得巨大收益,产业链各环节就必须组成一定形式的产业联盟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扩大产业规模、开发新市场,规模巨大的 LBS 产业联盟反过来为 LBS 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