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品质才有实效。
6 个月时间,7 天连锁酒店公众号从 0 到 100 万粉丝,80% 用户是 7 天的会员,日均微信订房超过 5000 单,大大高于 OTA 平台订单。其中,2013 年最后一天订房数破万,日常二次订房人数比例超过七成。这个案例成为了微信营销的经典案例,出现在各类营销课程里。
很多企业家都发现,自己的企业微信粉丝增长速度慢,根本不像一些课程中讲得那么容易和轻松。因为很少有人关注到一个致命的细节,那就是酒店原本就有 7000 万的真实会员,其中过去 12 个月内有消费的活跃会员就有 1000 多万。酒店微信公共账号只需要群发信息、在酒店终端、客房内宣传公共账号,再加上抢购优惠和送矿泉水,这一点点小优惠,就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的成本激活上千万的微信好友。
也就是说,想实现这种神奇的营销效果,首先自己要有比这个数字还要神奇的真实会员数量。
营销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7 天连锁酒店的上千万真实线下会员,也是通过多年的宣传服务、扩建连锁店和各类活动,从市场上和其他酒店「抢」过来的,不是靠微信吸引过来的。
微信营销的优势在于人群黏度高和人脉扩张快,但是互动性逐渐变差。作为一种营销传播手段,它的优势非常明显,但绝对不是 0 成本营销的必胜法宝,同样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员成本才有可能产生效果。当微信要收费的那一刻起,微信的市场营销效果就被无限放大,似乎不做微信营销就是跟不上时代,企业连微信营销是什么都不知道,就愿意投钱去做。
要尽量多地阐述与自身平台相关的产品真伪识别信息、使用窍门、名人趣事、市场动态,甚至是偶尔的产品免费赠送、促销活动,让网民感到这里的独特性和经济实惠,自然就会对品牌感兴趣了。
特别是企业的免费赠送、事件营销、线上活动等,各种奖品和产品必须具备一定的品质,才能引起消费者的持续关注和互动,否则拥有大量的「僵尸粉」,对企业毫无意义。
形式
1.个性时尚主题
微信也算是自媒体的一种,主要是人们用于工作的交流、知识的分享、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的张扬的工具,所以软文的文章形式相对轻松活泼,软文的文体形式并不适合。但凡事都讲究尺度,一旦过了界线,只会让事情变得更麻烦。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粉丝增长速度太慢,所以,迫不及待的企业经常会打一些擦边球甚至用偏激的营销手段来「骗粉」,比如用一些相对暴露的图片作为文章封图,用明显标题党风格的文章标题。当点开之后,内容和图片、标题没有任何关系。这种方式,确实文章点击会非常高,微信公共账号的粉丝增长速度也相当快,但是,粉丝流失得也极快,同时这种粉丝对企业的营销没有任何意义,他们通常都不是企业潜在的目标受众。即使有几万、几十万人曾经出现过,对企业的产品销售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他们只是来凑热闹的,对企业和产品没有半点兴趣。
目标不精准只是「骗粉」的后果之一,最严重的就是文章被多次举报,企业微信号直接被封,以前维护的粉丝,也全部消失。正所谓「赔了夫人又折兵」,费力不讨好。
其实,找准网民的喜好点并不难。玩微信的人群,根本不用再去进行所谓的细分。虽然现在从「90 后」到「60 后」都在玩微信,但主要用户群体,绝对还是以「80 后」「90 后」为主,只要把微信内容与娱乐、明星、时尚、潮流、影视、笑话、健康、服饰、星座等相关联,某一两个类别做得精准,自然就会吸引大量忠诚用户。
选择内容范围的前提是确定了产品人群的定位。比如,产品是以宝宝妈妈为主要人群,就要更注意健康、时尚、生活、美食等内容,营销还是要以尽量精准为前提。文章的写作风格,当然像段子一样,可以纯粹去忽悠,也可以走时尚路线。
我的一位学员,曾经给过我一个小惊喜,他销售的产品是「苹果糖」。有一天他突然和我说,我当时在微信群的培训,对他有很大的启发。他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92 年美女 CEO 的日记」,其实就是以怀念初吻的方式,推出了产品。结果文章发出去 4 个小时,只有 400 名粉丝的公共号,阅读破了 2000,还招到了两个代理商。
这就是时尚主题和时尚风格搭配的结果。当然,软文写作的功底,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2.开发互动小程序
曾经有一款叫「找你妹」的小游戏,火遍了整个手机游戏圈。原因是游戏生动有趣,小巧便捷,特别是还可以向朋友求助,增加了互动性和覆盖性。紧接着,微信轮盘抽奖、问答等小游戏,也层出不穷。近两年,由于手机游戏过多,这些小游戏已经逐渐消失。
企业的微信公共账号,也完全可以开发或者借助这些小程序、小游戏,帮助网民打发时光、消遣碎片时间。不是非要把企业号做成企业官网一样过于严肃。比如,有很多小程序,都是输入人的名字之后,就自动抓取用户的微信头像,生成一篇篇恶搞的笑话,称此人是国王甚至是某国家富豪的继承人等。这种笑话,不仅无伤大雅,还能极度激发人们对枯燥生活的反抗精神,再帮助用户,把内容生成图片,发到朋友圈传授。
这种游戏,不需要用任何奖励去刺激用户,大家都会争先恐后地转发,因为恶搞如今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更何况,恶搞的是自己,自黑精神已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这种游戏中,只要加入品牌的名称或者在必要位置加上二维码,鼓励更多用户扫码使用就可以了。
像流行的和明星比脸、给自己的颜值自动打分、算星座命运等程序,其实都是在抓取用户数据。但相对这种程度,纯粹是为建立数据库,企业的目的就单纯很多。只要吸引用户关注,再从中筛选出适合产品的即可。就像选择时尚主题一样,建立哪类风格的游戏,要根据产品的目标人群来确定。
3.软文中加入二维码
企业都习惯将二维码应用于微信文章中,生于斯用于斯,天经地义,其实就像开淘宝店的站外引流一样。平台本身,确实是流量强大,但是竞争也分外激烈。站外引流,有时候反而是出奇制胜的招数。
当企业撰写系列软文时,把微信二维码加入文章中,再配合相关扫码送礼品的活动,可以实现微信外的粉丝引流。扫码送礼品没有任何新鲜感,但是,由于扫码诈骗频频发生,很多人即使想要礼品,也不敢轻易扫码。而软文是发布在媒体上的,其可信度大大增加,配合赠送活动,更容易把媒体读者引流成为企业粉丝。
很多不起眼的营销细节,都容易被企业忽略,也往往成为市场成败的重点。在我看来,营销从来没有所谓的细节,因为每个步骤都是细节。营销的过程,就是去触碰甚至影响消费者的心理。人的内心是最复杂的世界,如此复杂的事情,不做得精细怎么可能顺利完成呢!
技巧
1.奖励扩大流量
激活和保持活跃,是比吸引粉丝更痛苦的环节。往往通过合作、活动、广告、软文吸引来的大量粉丝,在几个星期就掉的不剩 1/5,甚至只剩下 1/10。保持粉丝活跃和持续增加,其实就是满足消费者的两点需求。
要么是心理需求,有极强和「好喝的心灵鸡汤」或者专业知识;要么是物理需求,有奖品或者奖金,不断刺激网民留下。目前看来,「心灵鸡汤」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差。因为喝多了「心灵鸡汤」的网民发现,不仅不管饱,而且还一点用也没有,甚至有时候,反而更加迷惘。
新产品免费试用、老客户限量高折扣促销、1 元钱包邮抢货、红包知识问答、抽奖等活动,要让消费者感觉关注这个微信账号,总是会有惊喜。和集赞兑换产品相比,尽量让用户在公共账号就能实现这些互动,门槛越低越好。
2.用户管理用户
粉信群的不活跃,比公众号粉丝没有互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强。管理严格的群,如几百人的微信群,有时候一天没有人说几句话,一星期之后终于屏幕满了,发现说话的还是那几个人。管理不严格的群,自然而然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有时候混进来的甚至是同行,直接过来抢客户。
派专人担任群的管理员,似乎是理所应当,但难度也相当之大。一个人管理 499 人,即使只是在网上。想踢出去 499 人很容易,拉进来也很容易,唯独想让这 499 人都活跃,就难如登天。
根据我的经验,安排忠诚的粉丝值班。每 3~4 人为一组,一组人值班一天。负责发一些笑话、话题、维护秩序,把发广告的人员记录下来,及时通知管理员,一共安排七组就好。当然每组成员,虽然是自觉自愿,但是企业不能视而不见,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赠送一些产品或者抵用券、折扣卷,其实就是将心换心的过程。这些活跃的粉丝,在担任自愿管理员之初,并没有想要任何回报。但是,如果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装聋作哑,这种公益行为也自然很难持久。毕竟没有了奖励,也就没有了义务,更没有了约束。
经常在群里晒给管理员发的礼品,也可以激励其他会员报名成为管理员,久而久之,带动更多人活跃起来。
3.微信群组织互动
微信群里常见的活动就是培训,我已经记不清被多少个群,邀请去分享电子商务和软文营销,每次都有大量加我又不说话的好友,我只好再去删除。群里的活动,也是保持成员活跃的手段。当知识分享已经无法满足成员,又没有什么产品可以赠送的时候。我的另一个策略是组织群内拍卖。这个创意如今已经被很多群模仿。甚至有群主,专门让人把他拉到我的学习群里,看一下拍卖是如何进行的。
这种拍卖,可以由企业来组织拍自己企业的产品,也可以让群内成员组织,拍卖他们的产品。既对产品进行了宣传,又为大家提供了娱乐。市场上几百甚至上千元的东西,一元在群内起拍,大家的兴致都比较高涨。
拍卖什么其实并不关键,重点是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参与的可能。就像那款「找你妹」游戏一样,让大家都能参与,自然就会提供对游戏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推广达人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