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运营关乎公众号的生死存亡,本节我们从公众号运营计划、公众号内容、群发、数据分析、爆文打造几方面来谈微信公众号的运营。
1 实现目标需要运营
从大运营的角度来说,公众号运营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做竞争分析、受众分析和目标设置,确定公众号功能以及内容布局,其次进行公众号的建设,包括名称选择、注册、基本信息设置等;接着是功能的呈现,内容的组织、发布;然后就是通过周密的运营策略,着眼于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活动运营等方向,便粉丝量逐步增加,阅读量逐步增加,粉丝互动频次增加,盈利转化增加等运营指标;另外还需要对阶段性运营数据进行分析,对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估,用于及时调整运营策略或者进行 KPI 考核。
公众号的运营计划对于企业公众号来说显得更为重要,与个人运营的公众号可以谈情怀,慢慢养号不同,企业公众号的运营往往是公司员工在负责运营,任何公司都希望尽快见到员工的成绩,无可厚非。但实际生活中往往会有矛盾:公司领导层以为运营既然标榜自己四两拨千斤,那为什么都一个月了,粉丝、阅读量才这么一点点,网上不是有很多「日均增粉 1 万」「1 个月文章阅读量 10 万 +」的技巧吗?而微信运营人员会说,微信运营是持久战,不能靠一招鲜,一天粉丝破万这种神话听听就好,企业公众号真正的目标用户很窄,粉丝要的质量,不是数量,需要长期坚持下去,一步步实现目标。诚然,站在不同的岗位和角度,两种说法都各有立场,但这两种立场必须要达成一致,才能最终实现目标。否则,要么领导认为运营人员无能力,要么认为成效太慢,急功近利地取消了运营良好的公众号项目;要么就是运营人员无限期的消耗时间和资源,交不出答卷。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很普遍,解决的思路就是共同商讨公众号运营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投入资源,阶段性地分解、执行、评估、改进,再循环,如此,才能顺利地完成目标。
2 内容和风格要独具
内容既是最终呈现给用户的「产品」,又是最终传递和实现公众号价值的「桥梁」,所以说,内容是公众号品牌和价值的直观体现,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众号内容主旨,二是公众号内容风格。因此,要从内容选取和展现风格两方面入手形成公众号的个性,让公众号与其他的公众号有差异性。
首先,在内容选取上,构思、选题、策划、制作、撰写都要指定专人负责。要结合公众号定位与公司拥有的资源来规划,确保有长期稳定的内容输出。公众号内容规划要细致,要按年、按季度、按月的规划好相关的选题、专题、和系列内容,这样对于用户来说,可以长时间地通过公众号,详细系统地了解行业相关的知识,而不是每天接受杂乱无一章的内容。同时也能帮助公众号运营人员理清思路,每天按照规划好的选题思路来组织内容,而不用每天都思考今天推送什么内容,明天推送什么内容。这里依然需要重申,要兼顾公众号的营销属性和媒体属性,内容布局上,建议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品推广、品牌宣传、企业活动等内容占 1/3 以内,以用户为核心的行业新闻、行情动态、行业知识等内容占 2/3 以上。
其次,在内容风格上,要根据确定的平台调性,采用一些幽默、夸张、悬疑等修饰手法让内容更具有活力,进而让粉丝能感觉到这个平台是一个有活力的人在运营,而不是一个 CV 搬运工(只会复制、粘贴)在机械地干活,感到亲切而有力量。包括通过对话、留言回复、粉丝群等跟用户沟通时,也要与内容的调性相符。有了明确的文案调性之后,还需要漂亮的排版以及相应的配图。目前有很多不错的微信排版工具,功能素材都很丰富,稍加学习就能做出漂亮的排版。
3 群发重在质量而非
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要定期发送,订阅号最好每天都发送,实在没有条件,需要降低频次的,也可以选择每周抽固定的日期推送,固定时间推送内容有利于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到点了有图文就阅读了。关于公众号推送在哪个时间更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微信号的发送时间都不同,基本上全天 24 小时各个时段都有公众号在推送内容,还是要跟据用户的阅读习惯来定。可以做一些运营测试,在内容调性基本稳定一致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推送 1 周左右,做好数据记录,通过对比实际效果来确定。也可以通过用户调研,让用户选择希望推送的时间,看在哪个时间段最合适。另外,微信公众号后台的图文分析有个功能叫「小时报」,可以去看公众号全天各时段的图文阅读次数,多跟踪几天的数据做对比,排除现在推送时间段那两小时,看哪个时段阅读最多,也可以说明这个时段值得测试。
推送的信息要抓住重点,不要长篇大论,每篇文章尽可能精简,主旨内容尽可能不超过两屏,要充分利用好微信的阅读原文功能,将延伸阅读的内容折叠到「阅读原文」,如果有用户真的感兴趣,可以继续通过「阅读原文」阅读。再者,微信文章中图片不能过多,3 张以内即可,而且图片要经过压缩,一是打开速度快有利于用户体验;二是如果图片太多太大,太浪费用户的流量,小编们每天对着电脑用 WIFI 感觉不到流量的重要,但很多商务人士经常奔波在外,如果真的看一篇文章浪费 2M 流量,可能会吓跑用户的。
推送信息的数量也要注意,同时推送的信息过多,就难以突出重点,用户也会有选择障碍,但如果信息太少,又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除非有大量编辑团队的媒体,一般的企业公众号不会有太多优质内容输出,日常的信息推送,每次推 3 条就足够了,不妨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看待下这个问题,如果阅读一篇文章 5 分钟,三篇文章就要 15 分钟,如果他关注了 20 个公众号,就需要 5 小时才能读完。所以必须要明白两点,大多数用户不可能每次都会看公众号推送的信息,看公众号信息的人不可能每一天信息都会看,他们只会关注与自己相关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公众号打开率都很低。因此,群发的信息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要避免凑信息,实在没有好的素材,哪怕只发一条也没关系,每一期推送的信息主旨要有不同的方向,目的就是满足不同用户群的需求。
4 分析数据持续优化
为便于企业了解公众号的运营情况,微信公众号提供了基础的数据分析功能。
公众号阅读来源分析
公众号用户分析:登陆微信公众号后台,可查看每天的新关注人数、取消关注人数、净增关注人数和累积关注人数 4 个数量的变化曲线。新增关注人数还按照来源分为公众号搜索、扫描二维码、图文页右上角菜单、图文页内公众号名称、名片分享、支付后关注、其他等 7 种来源。可以通过分析新关注人数来评价推广渠道的成效。
公众号图文分析: 对于每一篇文章,微信公众号提供图文发出后 7 天内的累计数据,包括图文送达人数、图文阅读人数、分享人数、收藏人数,还进一步提供了公众号会话、好友转发、朋友圈、历史消息、其他 5 个阅读渠道来源。另外,阅读这篇文章的用户省份分布、性别分布以及手机机型分布也有统计。对于全部图文,除了具有单篇图文的统计功能外,还可以选择查看任意时间段内的图文数据、原文页阅读数,另外小时报功能,可查看每小时的图文阅读数。
公众号菜单分析:菜单分析用于查看自定义菜单栏的点击次数、人数,可以知道哪些栏目更受欢迎,哪些栏目需要调整。另外还有消息分析、接口分析、页面分析工具,相对来说用得较少。
公众号数据分析是公众号运营的晴雨表,公众号运营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够总结经验,找到不足之处,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提升公众号运营的质量。同时,企业管理人员也有了考核评价运营团队的依据,运营效果好不好,是否有必要继续投入,用户增长是否正常,运营团队有没有违规刷粉丝,这些只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就能确定。
5 有爆点才可能打造
很多公众号运营人员都希望能分分钟打造 10W+ 爆文,然而对大部分小编来说 10W+ 可遇不可求,特别是有些企业公众号,由于受众较窄及以行业的特殊性,很少有 10 万以上的阅读量,但打造高阅读量的爆文确实是每个公众号运营人员都应该追求的,大部分爆文的选题、素材整理、标题、内容、传播等各方面都是经过策划的。
首先,内容的选题和策划要紧跟实时热点、节日。列出一个每年必关注的关键时间节点清单。每个运营都应该有这样一个类似的清单,方便做营销推广活动,具体时间节点的选择要根据行业的特性,这个清单不一定只是节日、节气等,只要是能引起广泛共鸣的事件都可以,行业大型的展会、岁末年初的集体催帐要账、行业工作人员集体放假等,都可以用来策划。
其次,爆文不在于质量有多高,而在于产生高质的情感共鸣。只有得到读者的高度认可才会愿意去感受文章,分享文章,才可能出现文章的阅读量蹭蹭上涨的结果。但如何才能获得粉丝的共鸣呢?对粉丝来说这样的内容一般符合以下某个条件:第一,内容与用户「有关」,值得炫耀一番;第二,标题很劲爆,让人兴奋;第三,借势热点,认同文章价值;第四,有故事,可以寻找谈资;第五,内容简单,通俗易懂。用户喜欢就是好内容,只有抓住用户的痛点,和用户产生共鸣,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增强用户的粘性,并通过他们进行传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思雨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