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微商推广>正文

让商家们不再坐等顾客上门——朋友圈开辟新销售方式

发布时间: 2024-02-08 14:35:24 热度: 333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3220 字 阅读需要 11 分钟
「亲,本店已到新货,数量有限,喜欢就赶紧拍下来哦!」只要拿出手机看看微信的朋友圈,往往就能选到自己心爱的物品。随着「朋友圈」等功能的推出。

「亲,本店已到新货,数量有限,喜欢就赶紧拍下来哦!」只要拿出手机看看微信的朋友圈,往往就能选到自己心爱的物品。

随着「朋友圈」等功能的推出,许多年轻商家将营销平台瞄准了微信平台。他们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产品照片加上详细文字信息,使得这一免费广告更加立体化,好友之间的相互分享还会使微信逐渐释放出圈子效应,让商家们不再坐等顾客上门。

小微信为商家们开辟了新的销售方式

近段时间,开服装店的林小姐生意特别红火。她的秘诀是把微信「朋友圈」也作为其中的一个销售平台。

林小姐表示,以前她只是通过传统方式销售,虽然有固定的老顾客,但销售量并不尽如人意,还曾一度陷入「瓶颈」。后来,她无意中将自己试穿新装的照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出乎意料的是,不仅「圈里」的朋友对其试穿的衣服进行了点评,连朋友的朋友也通过转发看到了这件衣服,询问衣服的相关信息。

短短几天,林小姐的这款衣服就售罄了。如此一来,林小姐受到启发,此后每每新款到货,便将服装搭配好拍照,然后利用「朋友圈」进行传播。「我的微信有 300 多个好友,现在只要新品一到,就会有不少老顾客领着朋友来店里看。」林小姐说。


不仅是林小姐,如今,许多年轻商家们也瞄准了微信「朋友圈」这一平台,做起了「朋友圈」的「熟人」生意。商家们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添加周围的人为好友,然后在朋友圈刷新自己的货物图片,当遇见有人有喜爱的货物时,互相联络好后,买家通过支付宝或银行汇款先付一部分订金或是全款,之后卖家再安排送货。

因为是「熟人」生意,也有不少是当面交易的。目前通过「朋友圈」出售的商品多以化妆品、服饰、鞋包等为主,有全职卖家,也有兼职卖家,还有部分卖家从帮忙代购发展成全职代购。通过这种形式购物的消费者,通常以年轻人居多。


「为了方便顾客加微信,我特地选了个方便记忆的微信号。」缪女士经营一家美容护肤连锁店。近来,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给前来做皮肤护理的顾客拍照,并将护理前后的对比照分享到「朋友圈」,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同时,她还会在「朋友圈」上分享一些护肤心得,通过微信聊天随时接受顾客的咨询。缪女士说,通过「朋友圈」能够产生良好的辐射效应,比传统宣传、促销活动更直面,更有吸引力,增加了店家与顾客的「黏性」。

微信营销不仅为商家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为爱购物的人提供了便利。「现在,去逛街前我都会通过微信问店家有无新货、折扣多少,比上网、打电话更方便。」26 岁的小刘是个微信控,手机上加了好多家店的微信,她感觉微信不仅好玩,还很方便。


然而,微信营销给商家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部分人带来了困扰。


「想要进入朋友圈,了解一下朋友近况,结果都是营销广告!」周小姐称自己是个十足的购物狂,经常在购买商品后,应店家要求将店主加为微信好友,以便第一时间掌握新品动态。起初还有兴致看看,但随着此类「朋友」的增多,每次都要从满满的新品宣传和到货通知里搜寻闺蜜发的状态,时间一长,周小姐觉得与自己真正好友的「距离」反而远了。

温佳是微信的忠实粉丝,平日常通过微信晒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感悟,闲暇时也喜欢翻微信看朋友们晒生活。温佳觉得,平日大家都各忙各的,微信的朋友圈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不过,最近使用微信时她发现,朋友圈内有朋友通过微信做起了「买卖」。温佳告诉记者,在她的朋友圈里有一位朋友,虽然平日联系不多,但以前会经常看见对方在微信朋友圈发些小清新的文字、图片等晒生活,有时看着对方发的图片和文字,她还会小羡慕一阵。可是最近一个月,这位朋友的微信朋友圈更新十分频繁,几乎每天都以十多条的速度更新,而更新内容不再小清新,而是卖起了衣服、饰品等。

无独有偶,白领丁如也有两位朋友通过微信朋友圈卖东西。由于都是朋友,两人平日相处很融洽,丁如有时还会帮着把两位朋友的商品向自己的朋友们推荐。时下在微信朋友圈卖东西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她身边几乎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里都有两三个朋友在卖东西。


淘宝太重,微博太吵,朋友圈卖家「刚刚好」

腾讯官方表态称微信不是营销工具,营销机构和网站对微信的营销变得谨小慎微,而一些敏感的普通用户则开始在微信朋友圈做起了小范围的电商生意,这种不起眼的方式为其中一些人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卢柒柒在微信上做的是泰国佛牌的生意,售卖一些佛牌、古曼童、心锁等宗教产品,最主要的产品是古曼童,这是一种来自东南亚的「佛童子」,经过高僧或法师加持,供信善人士供养以保平安。

目前,卢柒柒聘用了十几名员工,每人运营一个微信账号,每月流水在 50~100 万元左右。

不过,这个业绩并不是平地起高楼。卢柒柒的佛牌生意已经做了好几年,此前她在淘宝有 70 多家店铺,销售和现在朋友圈一样的产品。「淘宝赚的是辛苦钱,当初做淘宝店积累的引流技巧给现在的生意带来了很大帮助。」卢柒柒说,现在微信上的收入已经比淘宝店高,她已经放弃了淘宝店,使用微信 + 微博的组合方式进行销售。

用户在卢柒柒的朋友圈除了能看到各种产品,还可以看到关于佛牌、古曼童的一些知识,以及她个人的生活分享,并且可以和她直接交流。卢柒柒称,微信上的信任度比淘宝高,现在她的大部分客户都是通过银行卡直接转账。

宗教产品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过卢柒柒并非个例,她表示在这个行业里精英很多,她并不是唯一的成功者。

除了专职的「朋友圈卖家」,还有一些用户在朋友圈兼职做着「小富即安」的生意。卖家 Archillea 利用业余时间在朋友圈销售一些女装,每天投入两个小时左右,月收入维持在 3000~5000 元。

Archillea 并没有自己的淘宝店,而是将淘宝上找到的图片直接发到朋友圈,有用户购买后,她直接从淘宝店采购后发给买家。Archillea 说:「每单大概能赚几十块钱,成本比从服装批发市场采购要低。」


微信基于熟人关系的营销已经显现出了真正的社会化电商的威力。阿里巴巴此前多次试水社交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干脆下狠心入股新浪微博,完成了社会化电商的机构性布局。

相比起淘宝,微信朋友圈的运营成本和操作难度要低得多,用户可以直接拍照手机上传,不需要花钱购买流量,没有搭建和美化页面的过程,并且与买家进行随时随地的直接沟通。此前淘宝扮演 C2C 中的「2」,而现在微信承载起了这个角色,资深营销策划宗宁认为,微信朋友圈可能成为电商 C2C 模式的升级版。

卢柒柒放弃了淘宝店,使用微博为微信引流,而 Archillea 则直接将淘宝变成了货源。尽管这些用户的「叛逃」并不能给淘宝帝国带来一丝影响,不过沦为他人嫁衣的局面也使得淘宝颇为尴尬。

卢柒柒、Archillea 均表示,微信上很多用户基于信任关系直接转账完成交易,并没有通过支付宝等中间环节。

「微信上很多是熟人关系或者熟人介绍的关系,本身就有一层信任在里面。」Archillea 说。

微信基于真实人际关系的营销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购的信任风险,目前微信朋友圈的客户大多来自熟人和熟人关系介绍,卖家不好意思向熟人销售有问题的商品,不靠谱的卖家也很难拓展自己的用户群。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更「老道」的玩家加入,会出现更多给微信引流的方式,随之可能出现更多基于陌生人关系的客户,评论的不透明和信用机制的缺失容易让一些不良商家钻空子。

另一方面,由于进入成本低,未来将有更多 Archillea 这样的用户成为「朋友圈卖家」,使得这一方式的可靠性降低,同时对普通用户而言,将会在朋友圈看到越来越多的营销内容,进而使得自己的朋友圈变了味,对第三方营销抱以保守态度的微信是否会对此进行约束也很难说。

目前来看,腾讯忙于 PC 端的电商战场,在移动端的电商布局也集中在基于「扫一扫」的入口级功能以及基于位置的本地生活服务,对于朋友圈电商的未来或许腾讯也未必看得清楚,所以暂时持开放态度。不过,随着这股风潮愈演愈烈,无法纳入现有电商格局,还会破坏用户体验的朋友圈营销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0897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