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这种体验吗?准备开始学习,忍不信打手机一刷几个小时过去了,恨自己真不争气,发誓下次自律,结果下次还敢刷手机!!!
摊牌了!!!今天我把我压箱底的自律绝活都叫给你,这四个思维回能会颠你的认知,帮你快速自律,一定要读完。
第一、从今天开始马上就行动
你有没有这种体验,总是觉得真正的生活还没有开始,将来自己会变成很厉害的人,所以今天先不用努力。喜欢做计划,但是很少去行动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虚假希望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人在做计划的时候会会产生快感,因为他会幻想这事做成了有多牛,计划就会产生快感。
比如计划买书、书看完了!
办健身卡,健身成功!
计划创业、身价百万!
做计划就会产生快感,这种反射会让人频繁做计划制造快感,以而更不去行动。也就就是常说的“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颓废沮丧”。
朋友们:明天不会更好,你只是在自我欺骗制造快感!给你一个方法,做计划的时候把时间设置为今天。
比如你计划读书就,就今天开始每天读30页,不要等明天。
第二、事件思维
很多朋友自律最大的误区就是做时间表,一开始自律就做时间表,6:00起床、6:30背单词、7:00读书、8:00做运动。这不是自律、这是自虐、这和生产队的驴似的。
按照这种时间表,最开始你会踌躇满志,坚持几天开始身体不适,最后放弃了事。
自不等于时间,自律等于事件。
可以选两个关键事件,只要完成这两个核心事件。例如“读30页书”、“运动10分钟”只要完成这两个核心事件就算自律成功,而不是死磕时间表。
核心事件具有一带多的功效,比如当你坚持运动三个月它会激励你做更多自律的事。
不是说不能做时间表,是事件可能比时间更重要。
第三、放弃控制
很多同学认为自律就是拴制自已,如对自已说“我不能再吃了”、“别再刷手机了”,其实越控制自已可能越完蛋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合理化。
单来说就是如果你做一件不该做的事,大脑会自动我理由让这个事变得合理。但你会自动找理由,让这个事变得合理。
比如你说“我不能在吃了”,大脑会说“没事吃一款不会胖”。
你说“我不能在刷手机了”,大脑会说“刷五分钟不耽误事”。
结果反而是吃的更多,刷手机事件更多。想要自律就要放弃控制。有朋友说懂了这就玩游戏到通宵,不是这个意思。
给你介绍一个方法当你产生欲望时、比如想吃或者想刷手机的想法时,不要否认这种欲望。不要有“我不是、我没有”的想法,你要承认它。
划重点,这个时候对自已说这句话“我注意到我有一个想法,我想刷手机。”这就是心理学上经典的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对自己说你可能以后还会刷手,但是跟否认欲望相比次数会明显减少。
第四、思维是转变身份
很多同学一上来就定目标我要一个月瘦30亓、10天背10000个单词。自律第一不是转变身份。
比如你说“我不能再吃了”,你给自己的身份是不自律的人在试图自律。
“我不吃!!!”你给自已的身份是,我就是一个自律的人。
只有转变身份才会真正自律,如你给自己的身份是自律王者,自律王者就不会一次吃10个汉堡,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承诺一致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给自己一个人设,你后续的行动都会按照这个人设来。想自律的时候可以先给自己定一个身份,并且坚信你就是这样的人,这样才会更容易达到自律效果。
以上就是本期分享,当不自律的时候来看看,对你会很有帮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创业者阿牛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