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互联网推广>正文

多替客户着想,多体谅客户的难处——销售技巧

发布时间: 2023-03-04 15:49:14 热度: 222 作者: 刘宁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1720 字 阅读需要 6 分钟
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王永庆

在销售过程中,很多销售员都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切以赢利为目的」。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许多销售员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多的利益总是不惜去损害客户的利益。他们或者诱导客户购买一些质劣价高的商品,或者达成交易后就感觉事情已经与自己无关,而不管客户在使用商品的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其实,这样做虽然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不菲的收益,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对销售员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如果客户的利益受到损害,对销售员的信赖度就会降低,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客户不断流失,从而使销售员自身的利益受到巨大的损失。

销售员应该把客户当作与自己合作的长久伙伴,而不是时刻关注怎么最快地把商品卖给客户。销售人员只有把客户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决,才能取得客户的信赖。因为,多替客户着想会使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更趋稳定,也会使他们的合作更加长久。

为了留住老客户,同时不断发展新客户,销售员就要为客户着想。最适用的一点就是为客户提供能为他们增加价值和省钱的建议,这样销售员才能够赢得客户的欢迎。要做到时时刻刻为客户着想,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销售员就不要先考虑盈利,而要先考虑怎样才能够为客户省钱,帮助他们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替客户着想就等于抓住了客户的心。为客户着想时,有时销售可能会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时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放弃眼前的利益,以使自己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只有多替客户着想,客户才会替你着想。要想实现成交,就要先替客户着想。

 

有位老太太到一家超市买保健品。促销员热情地询问了解她的需求后,给老太太介绍了一种适合她吃的保健品。此品牌的保健品当时正在搞活动,老太太买了两箱保健品,赠送了一些生活日用品。当促销员帮老太太将所有商品送到收款台时,却发现老太太是一个人来的,这么多东西不好拿。因此,当老太太交完款后,促销员便主动地对老太太说:「请问您是怎么来的?坐车吗?」

老太太听完促销员的询问很感动,对他说:「谢谢你,我自己坐车来的,要坐三轮车回去。」于是,促销员找了小车帮助老太太把商品送到了超市门口,然后为老太太看着商品,让老太太去找三轮车。老太太家离超市比较近,但三轮车夫要价高,在双方未协商好价格的情况下,促销员走上去对老太太说:「您稍等一下,我帮您找辆车吧!」老太太向他投来感激的眼神。接着,促销员找了一辆三轮车并谈好了价钱,帮助老太太把商品装好。老太太坐上车后,连声向他道谢。

从那以后,这位老太太成了这个保健品店里的常客。

 

简单地分析一下这个案例就会发现,促销员帮助老太太买商品、结款、找车、装车、送老太太回家。由此服务过程可以看出,这个促销员能体谅客户的难处,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一步一步地帮客户解决了问题,最后既赢得了客户的心,又为自己赢得了利益。

在销售过程中,只要我们随时多替客户着想,多体谅客户的难处,真正地把客户当作自己的朋友,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就会给客户留下美好的印象,让客户在潜意识中接受你销售的商品。

可以说,多替客户着想是销售的最高境界。当客户意识到销售员在想方设法、设身处地地给他提供帮助时,他会很乐意与销售员交往,更乐意与销售员合作。所以,在销售的过程中,只要销售员能够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他们的利益着想,并真诚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就会赢得他们的信赖,并与之成为长期而牢固的合作者。

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员不仅应多替客户着想,还应多体谅客户的难处。只有诚心诚意体谅客户的难处,才能得到客户的重视。那些业绩突出的销售人员之所以与众不同,就是因为他们比一般人更能替客户着想,更体谅客户的难处。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员,就必须用心维护客户关系。这样,客户才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回头光顾你的生意。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会乐意介绍别的人给你,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谓的「滚雪球效应」,成功的推销业务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销售达人如是说

你想要客户如何对待你,首先就要如何对待客户。只有从关怀客户的角度出发,多为客户着想,多体谅客户的难处,才能多一些成交的机会。

引言

作为一个销售员,和每个客户都要搞好关系,不分新老。尤其在客户暂时失势时要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当他重整旗鼓时你就能收到丰厚的回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刘宁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6132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