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沟通中,客户经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产品挺好,就是价格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一点?”面对这样的问题,你需要做出下面的回答。
1.得失计算法
可以让客户知道,你的产品价格或许有点贵,但不要单纯用价格指导购买决策。要向客户列举品质、体验、产品附加值等,并告诉客户,如果单纯因为数百元而损失这些价值,本身就会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2.底牌法
直接向客户亮出底线:“这样的价格,已经是上级给我的最大让利了,我实在是爱莫能助了。”通过价格底牌,让客户觉得价格在情理之中。
3.诚实法
坦率地告诉客户,市场上确实有低价产品,但质量并不如这款产品。可以告诫客户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如果您确实需要低价格的,我们这里真没有。其他地方或许有,但质量和我们的完全不同。”
4.“吓唬”法
用假冒伪劣产品提醒客户不要贪小失大。“面膜可是敷在脸上的。如果想要低价,万一买到的是假货怎么办?到时候皮肤出现问题,有可能还要花更大价钱治疗,何不现在一次性投资到位呢?”
5.突出优点法
对产品的优点进行汇总突出,强化客户购买的信心,并弱化价格对客户造成的压力,例如,“产品贵,是因为成本价格高。纯天然的原材料,现在在市场上已经要卖到 ××× 元了……”
6.数字计算法
将产品价格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相比,从而降低客户对数字的敏感性。例如,“这款洗护套装要 600 多元,平时您买一件衣服也要这么多钱吧,衣服最多穿一两季,而好的洗护套装能维持你长久的健康。您看哪个划算呢?”
还可以将价格数字化整为零。例如,一套产品上千元,从整体上看让客户感到比较贵。不妨将其平摊到使用时间:“一套产品能使用 3 个多月,平均看来,一天也就十几元钱。每天只花费这么多,就能换来美丽的形象,有什么不好呢?”这样,数字变小了,客户对产品更容易接受了。
7.客户对比法
用其他客户爽快买单的态度和行为进行对比,尤其要挑选那些社会阶层和消费能力相近的客户,这样才足以打动对方。例如,“您的同事 ×××,前两天就买了一样的产品。她虽然也觉得有点贵,好在产品能解决她的问题,所以毫不犹豫就付钱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创业路途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