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网红、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在内的运营者,都在寻找提高粉丝活跃度的有效措施。无论是品牌经营者、微商从业者还是营销人员,都要进行粉丝群体的管理及运营,这里仅从网红角度出发进行分析。
网红要想维持粉丝活跃度,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在内容制定方面,运营方需要保持内容提供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以网红为例,多数网红每天都会推出直播内容,罗辑思维就是其典型代表。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保证内容生产与输出的持续性。
同时,运营方还要提高自身内容对粉丝用户的吸引力,促使他们形成阅读的习惯,使自身的内容打开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以自媒体罗辑思维为例,其公众号每日早 6:00 向用户提供长达 60 秒的音频内容。周期性内容能逐渐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提高粉丝用户的黏度,实现平台的用户积累。
另外,运营方要输出实际性内容,就要确保自己的内容符合用户需求,能够提高用户的忠诚度。近年来,内容创业逐渐兴起,但运营者需要将内容与信息区分开来。所谓“内容”,即运营方通过向用户提供具备价值的信息,引发用户思考,或者给用户的行为提供指导。
单从理论层面上评估内容的价值,很难表述,可以通过举例法进行分析。例如,明日北京将升温 5℃,此为单纯的信息,如果是在预报温度变化的基础上,建议用户穿短袖衣服,提醒用户注意防暑降温,建议女性用户随身携带遮阳伞,针对过敏体质用户提出预防措施,讲解相关的养生知识,等等。就是价值信息的输出,即内容服务。
本质上而言,具备价值的信息就被称为“内容”,运营方通过内容输出,能够切实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在社交平台运营过程中,既要保证持续性、周期性的内容提供,又要注重培养用户的获取内容习惯,包括网红及自媒体平台在内的运营都要以此为基础。只有坚持实施,才能提高自身运营的成功概率。
身处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每天生活在海量信息的包围中,对无用信息感到厌倦乃至排斥。而运营方要提高用户黏度,就要以价值为重要标准,对信息进行筛选,通过向用户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来体现自身的差异化优势。
因此,很多优秀的网红会在每日固定的时间进行直播,使用户在每日获取内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习惯,从而产生期待。网红或自媒体可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粉丝的活跃度,提高自身影响力。
受到信息泛滥的影响,用户的注意力也逐渐趋于分散,也就是说,在海量信息的干扰之下,用户很难对特定信息倾注自己的全部注意力,该信息也就难以在用户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包括网红、社交媒体在内的内容运营方要想积累高质量的粉丝用户并维持粉丝的活跃度,就要提高自身内容的吸引力,聚集用户更多的目光。
当然,内容运营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方面。随着加入同一领域的创业者不断增多,不同运营方在表达形式、涉及领域及输出方式上都会呈现出类似的特点,导致用户对其内容产生倦怠感。为了获得用户的关注,运营方将迎合用户需求,纷纷推出相应的内容来争夺市场,随之而来的是该领域市场竞争的加剧。
因此,运营方不仅要建设合理的内容输出机制,还要在运营过程中添加互动元素,用于提升用户参与的积极性,维持粉丝活跃度。举例来说,罗辑思维推出面向会员的“霸王餐”活动;网红通过与用户聊天,回应用户要求来获得用户赠送的虚拟礼物等。
运营方不仅要向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还要始终注重与用户的互动,从而体现自己对用户的尊重,让用户认可自己的内容输出,强化双方之间的情感联系,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
在运营过程中,运营方要注重提高粉丝用户的参与感。从根本层面分析,社交媒体与社群之间存在很多共性,两者都汇集了一批价值观、审美理念、价值评判标准和价值追求一致的用户群体。
运营方不仅要进行价值传播,还要通过举办活动促进与成员之间的互动,如可以在平台中添加展示页面,鼓励用户将自己的照片发布到页面中,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还要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让用户参与其中。
为了提高参与感,运营方除了要注重内容生产与输出,还要重视产品打造机制。通过采用定制商品的模式,不少社群经济的发展都取得了成功。举例来说,同道大叔推出的定制化公仔产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其原因在于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在产品中添加具有特殊意义的图案或文字标识,深度参与产品生产及设计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无论社交媒体还是网红,都要与用户进行持续性的互动,从而强化粉丝的参与感,保持用户的活跃度。另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运营方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差异化优势在竞争中取胜。
社交媒体及网红在运营过程中需要通过建设 QQ 群、微信群、贴吧或者论坛与粉丝群体展开深度互动,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提高粉丝的忠诚度。这种方式能够在双方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可作为活动的补充形式,用于维系运营方与粉丝群体之间的关系。
以网络贴吧为例,如果明星本身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其贴吧就会受到大量用户的追捧。另外,偶像明星的忠实粉丝不仅会关注其微博账号,还会到贴吧参与互动,加入贴吧组织的活动中。在这里,贴吧的活动对明星与粉丝之间的深度互动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贴吧,微信群也能发挥同样的作用。举例来说,很多网红都建立了粉丝微信群,他们会在群中与粉丝进行互动,并将自己的直播消息发布到群中,从而获得大批粉丝的支持,使粉丝在直播中为自己呐喊助威。在这里,社群就充当了网红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桥梁,为双方之间的深度沟通提供了支持。
还有些内容运营者选择通过微博与粉丝进行互动,例如,龚文祥组织的电商人周末互粉活动就体现出微博在用户互动中发挥的桥梁连接作用。传统模式下,QQ 群也曾发挥这样的作用。无论社交媒体的运营还是品牌商品的运营,都需要发挥桥梁的连接作用。运营方通过在社群中发布媒体平台或品牌的发展近况,回答粉丝的问题等,与其展开深度互动,就可以实现优质粉丝用户的沉淀。
要想维持用户的活跃度,还要注重平台分发。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用户的选择带有更多的个性化色彩。举例来说,很多中年用户偏向于通过论坛发表自身观点,90 后则倾向于通过 QQ 进行互动交流,一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年轻人倾向于在 facebook 或 twitter 中更新动态,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自媒体及网红都要注重不同平台的内容传播。例如,面向今日头条的用户,运营方需要在今日头条分发内容,扩宽信息的触达面,根据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传播内容。除了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搜狐和网易也是用户聚集的媒体平台。
运营方要进行多平台分发的原因在于,各个媒体平台、网红直播平台都聚集了自己的粉丝用户群体,这些用户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选择的平台也不同,无论是映客、美拍,还是花椒直播,都有自己的粉丝用户。
网红要维持粉丝活跃度,就要在多个平台发布自己的内容,拓宽信息覆盖范围,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运营方采用多渠道分发方式,能够拓宽自身内容的触达范围,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及参与。
除了网红,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交媒体及品牌的运营。在这方面,贴吧、微信公众号及微博的发展都符合上述逻辑。所以,有的运营方在发展早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之后又开始运营微博,并聚焦于粉丝群的组建及运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粉丝规模,提高粉丝活跃度。
运营方需要通过多个平台进行内容分发,积累足够多的粉丝用户,并以此为前提提升粉丝活跃度。微商的经营也不例外,除了在朋友圈发布内容,经营者还应该在论坛及其他媒体平台进行信息输出,通过多平台分发达到传播目的。
综上所述,网红、自媒体和社交媒体要想提高粉丝用户的活跃度,首先要进行周期性内容输出,使用户形成获取内容的习惯并使其产生期待感;其次,要提高用户的参与感,为此,运营方在进行内容输出的同时,需要与用户展开深度互动,并通过举办活动吸引更多用户参与;再次,要在运营方与粉丝用户之间搭建深度互动的桥梁;最后,运营方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粉丝规模,针对各个平台的粉丝用户,实施多渠道内容分发战略。
在整个运营过程中,运营方要遵循上述步骤,依次展开建设与运营。首先,专注于内容生产及输出,在运营过程中注重粉丝的积累,其次,当粉丝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建设社群,对粉丝进行精细化管理。
近两年,网红群体强势崛起,从网红获得巨额注资到网红携手时尚大牌开展营销,其在市场营销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红经济已成大势所趋。微商城是互联网电商行业新崛起的一种零售业态,借鉴网红营销思维,微商城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2016 年,papi 酱获千万元注资使互联网行业深受震动,也使网红经济被重新审视。
随着社会逐步迈进网红经济时代,网红营销开始迅猛发展。2016 年,网红与各大品牌合作开展直播营销的事件屡见不鲜。例如,2016 年 6 月,聚划算平台下韩后、珀莱雅、春纪、植美村等六大化妆品品牌登陆 bilibili,做了一场名为“我就是爱妆”的网红 coser 直播秀,邀请 6 位人气网红主播使用这 6 个品牌的化妆品化妆,并大谈 coser 的妆容经验,与网友积极互动。最终,借助这场营销直播,几大品牌成交订单总额达到了 1000 多万元。该营销事件说明,网红能对消费者的购物决策产生巨大影响。
在此之前,也有很多网红与品牌合作开展营销的事件。例如,2015 年,YouTube 网红与 Proactiv 合作为其电视广告添彩;时尚博主 Claire Marshall 与梅西百货合作寻找新锐设计师;欧时力与 Chiara Ferragni(全球最红时尚博主)合作;必胜客与网红合作开展文化主题活动,等等。
显然,现如今,网红营销已成功吸引了各大品牌关注,那么微商城能从中学到什么呢?
在网红群体中,女性占据了很大比例,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有时尚圈经历的女性。这部分女性网红群体对时尚非常敏感,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再加上其在社交平台拥有吸引粉丝、聚集粉丝的强大能力,拥有海量流量,且粉丝的忠诚度较高。所以,网红具有强大的宣传、推广能力,无论是开网店还是做广告,都能成功地实现产品转化,获得较高的产品转化率。
在网红经济时代,微商城要想提升自己的产品转化率,就要学习网红的营销思维与变现思维。因为微商城是以微信为基础开发、建立起来的电商网站,所以微信公众号就成了最合适的粉丝运营平台。也就是说,微商城要学习、借鉴网红营销思维、变现思维,就要将微商城与微信公众号相连接。
在网红营销时代,微商城与微信公众号对接是大势所趋。在富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是网红最常用的营销工具。借助微信公众号,网红不仅能吸引、积聚粉丝,还能进行粉丝运营与维护。
微商城在与微信公众号对接方面拥有三大先天优势,具体分析如下。
优势一,互联网消费主体在变化 。现如今,80 后、90 后逐渐成为互联网消费主体,这部分消费者已形成使用微信公众号的习惯,对“网红”类公众号的黏性较高。
优势二,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商城的内容能更好地展现出来 。网红变现有一个基本流程:首先,在社交平台开通账号;其次,生产能迎合目标群体偏好的内容,吸引粉丝;再次,让粉丝认可、拥护网红的观点,增强粉丝黏性;最后,粉丝变现。在整个流程中,社交平台的创建是第一步,如果没有社交平台,就不会存在网红运营。
所以,在微商城与微信公众平台对接以后,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微商城不仅能吸引粉丝,还能展现内容。以“咪蒙”为例,“咪蒙”这个微信订阅号就是其内容展现平台,如果这个微信订阅号没有开通,就不会存在阅读量过 10 万的文章及各种广告,自然也就没有粉丝变现。
优势三,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商城能更好地维系用户 。微商城与微信公众号对接之后,借助微信公众号的自动回复、群发等功能,微商城能更好地与用户互动,维系与用户的关系,这一点与移动互联网“运营用户”的本质不谋而合。所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商城能有效增强用户黏性,强化用户维系效果。
正因为网红能生产优质的内容、合理利用社交平台,所以成为内容流量入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商城借鉴网红营销思维与微信公众号对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商城能有效吸引用户、维系用户和提高产品转化率,实现更好地运营、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1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