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微商的遍地开花,社群这种新兴的品牌成长方式越来越受到微商创业团队和传播群体的青睐。但问题也随之出现,如果空有品牌,却没有对社群的清晰定位,那么微商社群就有可能陷入“乌合之众”的尴尬境地。
1.给社群一个精准定位
由于社群本身是能够自生长、自消化、自复制的,对于社群成员的挑选,就成为定位社群的关键步骤。在挑选社群成员过程中,需要掌握几个要点,如图 6-6 所示。
(1)为社群成员画像
应基于用户需求和情感,为社群成员准确画像,确定社群的价值观特点和沟通风格,如价值观包括励志型、娱乐休闲型、文艺型、知识型、家庭型等,沟通风格上有亲切型、高雅型、格调型、时尚型等。根据组合上述特点,就能基本“画”出可以进入社群的用户。
(2)适当控制成员数量
在社群创建初期,最好能够通过成员彼此之间价值观上的吸引和认可形成关系链接,这种链接贵在质而不在量。适当控制成员数量的增长,甚至在成员相互熟悉之前不接纳新成员,能有效提高社群质量、完善社群定位。
图 6-6 挑选社群成员需要掌握的要点
(3)确定社群纵向发展范围
根据商家拥有的资源和优势,确定社群纵向发展范围。社群可以从产品切入服务,以产品功能体验引领服务价值;也可以从用户需求切入,逐步叠加势能,进行价值布局。
2.社群标识与 LOGO 设计
社群标识和 LOGO 远非表面上那么简单。作为品牌和用户群体之间联系的代表,标识和 LOGO 也是一种产品,它们应该由商家、受众共同参与创作而形成。因此,无论标识和 LOGO 看起来是否漂亮,只要融入了受众的表达意愿,就一定能代表这个群体。
在为社群创立名称和设计 LOGO 时,商家完全可以和消费者共同决定,并赋予社群一定形象。
(1)定制化名称和 LOGO
商家可以负责提供品牌内涵和素材,让社群成员自主设定和选择名称的内容、LOGO 的颜色等。实际上,这就如同商家提供了“生产资料”,而消费者通过“DIY”来制作属于自己的品牌。
(2)表达品牌与消费者的共同点
无论采取怎样的形式来选择社群标识和 LOGO,其外在必须能准确地表现品牌内涵。因此,社群标识和 LOGO 有必要突出消费者生活追求与品牌内涵所共同具备的特点。
(3)多应用社群标识和 LOGO
不少商家在为社群打造出标识和 LOGO 之后,除了在 QQ 和微信群本身活动中使用之外,其他时候曝光机会很少。其实,商家完全可以将标识和 LOGO 运用在产品宣传上,如将 LOGO 和品牌形象放在一起,将社群名称、二维码和微商官方品牌、二维码放在一起;或者直接宣传社群,让社群活动暂时取代产品介绍,成为营销主题等。
3.如何给粉丝特殊的标签
微商之所以需要借助社群来经营品牌,就在于社群能够直接接触、管理粉丝,从而节省渠道成本。由于存在这样的区别,微商是否能够给粉丝一个特殊的标签,就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给社群用户一个特殊标签,能够有效激发他们在社群中形成凝聚力,提高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社群整体性,从而产生集体荣誉感。
不过,标签的赋予并非是随心所欲的,因为粉丝即便对产品有了一定的忠诚度,也不会对任何标签都认可。只有那些具有充分差异度的标签,才有描述特征、传递个性的意义。同时,标签也是品牌文化在消费者行为表现上的外延,只有准确描述,社群成员才会对其真正认可。
在设定和赋予社群粉丝标签时,商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如图 6-7 所示。
图 6-7 社群粉丝标签的设定
(1)与产品有关的特点
互联网时代,产品本身也是内容,站在微商商家角度去设定标签,就要设法将产品内容植入其中,以便利用粉丝和社群活动对外展示。
以菜品为例,如果按照配送方式,可以分为堂食、自配、平台配送和第三方等;按照顾客人群,则可以分为“青春餐”“学生餐”“怀旧餐”等。商家将这些产品内容进行组合,挑出社群最喜爱的部分,放在粉丝的标签中,自然会引发他们的追捧和热爱。
(2)用户的共同特点
当微商品牌经营到较大规模时,为用户设定标签既为了便于管理和发送信息,也是为了向外界展示不同的用户群体。总结起来,用户相关特点可以分为多个层级。
第一层级包括用户的兴趣爱好、人口属性、资产特征、需求特征、消费爱好、营销特征等。
第二层级是对第一层级的细分,如人口属性包括基本信息、地理位置、性格信息,资产特征包括购买产品、文化趋势,营销特征包括营销敏感度、风险偏好,兴趣爱好包括阅读兴趣、运动兴趣、社交兴趣,消费爱好包括交易行为偏好、便利性偏好和关系偏好,需求特征包括当前需求、潜在需求等。
当微商社群较小时,商家只需要在第一层级中找到最具概括性的特点来作为标签,就足以描述用户,并给予他们共同的身份特征。而当社群较大时,商家就要考虑用更高层级的描述来区分不同社群。
(3)标签应形象化、精炼化
在具体命名标签时,商家应考虑将标签形象化、精炼化。选择标签时,应做到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还应该具有充分展现用户特征的功能;同时,标签用语也不应生僻,而是生活中寻常可见的,如“爱家族”“爱吃粉”“奶粉姐妹“等。这样,当受众看见标签时,就能联想到和产品有关的特定人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微商小咪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