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首页>微信杂谈>正文

微信交友注意安全,微信交友安全4件事

发布时间: 2023-07-15 21:08:09 热度: 466 作者: 李斯特 来源: 微信加 本文共 2157 字 阅读需要 8 分钟
微信交友注意安全微信作为一款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移动聊天工具,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便利和欢乐。不过,在使用微信的时候。
微信交友注意安全

微信作为一款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移动聊天工具,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的便利和欢乐。不过,在使用微信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注意很多安全问题,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微信里「漂流瓶」、「摇一摇」、「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在为广大网民提供交流的便利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许多犯罪分子通过微信骗财骗色,给受害人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精神损失。

微信交友安全4件事

1.不要轻易谈及帐号、密码及财产问题

及时将自己的微信与手机号码、邮箱等绑定,防止丢失帐号的密码。

不要轻易打开聊天中别人发送的连接,防止病毒传播。

不要在非官方网站或者是不信任的网站上输入微信的密码,防止密码泄露。

在使用微信与好友聊天的过程中,如果聊天内容涉及财产安全信息,如「网银」、「转帐」、「密码」等,不要轻易相信,一定要通过语音和视频先核实好友身份,确保聊天信息的真实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比如好友发来「XXX 我的网银余额不足了,能帮我付一下吗?」,此时一定要亲自通过电话等信息确认,严防诈骗。

2.不要轻易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合理设置软件的隐私

使用了微信「附近的人」功能后,如果不想被打扰可以在「附近的人」界面点击扩展按钮,并选择「清除位置并退出」,这样就不会暴露自己的位置信息,如图 15.4 所示。

图 15.4 及时清除自己的位置信息

在隐私设置里可以关闭「通过手机号搜索到我」,关闭「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点选「加我为朋友时需要验证」。关于隐私部分的设置,在本书 4.5 节中已经详细介绍过,读者可以参考。

3.好友交往时需要提高警惕,注意保护自己

加好友时注意筛选,对于没有头像、没有相册、没有个人签名的用户不要添加,对于虚假头像,冒充的头像要慎重考虑,严加防范。对如图 15.5 所示的某微信用户则可以选择不添加。

理性交友,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网友并与之见面,约见「网友」时要保持足够警惕,不要被对方的言语轻易蒙蔽,要摸清对方真实情况,确认无误,才能真正相信对方。为了安全起见,约见地点应选择公共场所,并有亲友相伴随行,相互有个照应。攀谈中,应避免泄露个人或家庭的财产状况,切忌炫富。

4.如果发现不法分子一定要举报

对于行为恶劣的用户要举报,如传播色情、暴力、辱骂、诈骗等信息的用户要及时举报,微信团队核实后将对其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被永久封号。

在通讯录黑名单中点击相应的用户,则可进入如图 15.6 所示的界面,点击「举报」按钮可以完成举报。

图 15.5 添加朋友时要注意查看对方信息
图 15.6 举报微信用户
微信诈骗案例

微信诈骗案虽然不是常有发生但已经足以对微信用户起到警示作用,下面介绍一则关于微信诈骗的案例,希望广大微信玩家提高警惕,在畅享微信乐趣的同时,注意交友安全,让微信真正给您的生活带来愉快。

法制网讯福州 2013 年 8 月 30 日电(记者吴亚东 通讯员 融法)——微信「摇一摇」,竟被骗去巨款 172 万元。今天下午,福建福清市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这起诈骗案件,被告人何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1 年,并处罚金 5 万元。

2012 年 6、7 月份期间,被告人何某与被害人吴某通过手机微信结识。2012 年 8 月,被告人何某又申请了「shuojitia5838」微信号,用该微信号加被害人吴某使用的微信号为好友,以「陈某琴」的身份与被害人吴某聊天,并谎称自己是上海人,嫁到福州。在逐渐取得被害人吴某龙的信任之后,被告人何某又以「陈某琴」的身份谎称自己受到丈夫殴打、虐待,被其丈夫雇佣的打手和保姆关押、囚禁,并编造了「逃走需要贿赂保姆、打手」、「想请律师解决家庭暴力问题,需要律师费」等理由多次向被害人吴某索要钱财。

被害人吴某信以为真,自 2012 年 8 月 25 日至 11 月 15 日,共 18 次向被告人何某提供的两个银行帐户内汇入人民币计 172 万元。被告人何某将被害人吴某所汇钱款大部分通过银行转帐转移到其本人及其妹妹的银行帐户内,其余款项通过柜台转支、现金支取方式转移。截至 2012 年 12 月 12 日,被告人何某帐户内余额有人民币 143.54 万元、其妹妹帐户内有余额人民币 15 万元,均已由公安机关依法冻结。

今年 7 月,被告人何某与被害人吴某达成协议,约定何某自愿偿还吴某人民币 13.45 万元,并配合相关部门办理被冻结款人民币 1585472 元解冻返还吴某,吴某龙表示谅解,请求法院对被告人从轻处罚。

法院认为,被告人何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金额达人民币 172 万元,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被告人到案后能够供述自己罪行,认罪态度较好,大部分违法所得已被公安机关冻结,自动退还被害人余下违法所得,取得被害人谅解,并自愿缴纳罚金,依法予以从轻处罚。一审判决被告人何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 11 年,并处罚金人民币 5 万元;冻结在案的被告人何某及其妹妹名下的银行存款 158.54 万元,予以划拨退还被害人吴某。

相信只要我们提高警惕,不轻信、不贪心,必将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李斯特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s://www.wechatadd.com/artdet/9624

延伸阅读